检讨书大全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检讨书大全 > 检讨书范文 > 导航

书法作品硬笔段落摘抄

发表时间:2025-01-08

最新书法作品硬笔段落摘抄(精选13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狭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书法的美散文,欢迎大家分享。

书法作品硬笔段落摘抄 篇1

古人真聪明,发明了这么有趣的文字。

三岁的我,咬着手指,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着哥哥桌前挂着一幅幅美丽的字,心里琢磨着。

从那时起,我对书法就十分神往。常常趁哥哥不在,拿起他那细细的毛笔,沾着墨在白纸上乱画,每每画完,我都成了小花猫。哥哥一见我,一下子便明白了,阴阳怪气的说:“哪只小黑猫拿了我的笔?”这时,我总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哥哥就握住我的手,笑呵呵的说:“哥哥教你写字好不好?”我抬着头,两眼放光地望着哥哥,点了点头。

从那时起,哥哥就成了我的第一位书法老师。空闲时,哥哥总是教我写字。每一个字,我都要认真地写好几遍。有时遇到不会写的地方,我就一骨碌跑去找哥哥。认认真真地听哥哥耐心的讲解。听完,我就一笔一划地把字写下来。觉得没与范字一样好,就重写,一直写到跟临摹本上大书法家的字严丝合缝为止。

母亲常说:“哎呦!我家婷真奇怪,怎么做其他事,就没这股认真劲呢?”

时间过得飞快,哥哥一眨眼就进了中学,我也不是以前那个黄毛丫头了。一天放学回家,见哥哥手中拿着卷轴,说是要给我。我欣喜地摆弄着。卷轴一打开,是正楷字,黑和白之间衬托得非常均匀,除了黑就只有白。又是那样工整,我惊讶得合不拢嘴。上面写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看着这一行美丽的字,暗暗下决心也要把字练得如哥哥那样好,不枉费哥哥的希望。

我十岁的时候,母亲为了完成我儿时的愿望,就帮我报了书法班。老师是一个严厉的小矮人,身高一米五七,带副黑框眼镜,喜欢背着手,同学们看他太凶,便悄悄给他取了个不雅的绰号“矮冬瓜”。

于是,“矮冬瓜”成了我的第二位师傅。

在他的教导下,全家人惊讶的发现,我要的字有了巨大的进步,歪歪扭扭的'字到现在规规矩矩的正楷。这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每次看到我每次坐着几小时的冷板凳,和头上豆大的汗水,手指间还有两个厚厚的茧子。这总让母亲心疼个半死。我倒觉得没什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嘛!

暑去寒来。几年后,我的作品就可以在溢美童心的比赛中获得金奖了。写几幅正楷字我都不在话下。

这样,我用脚一步一步踏出我的书法之路。感谢那些岁月,练就了我的坚持与毅力。

书法作品硬笔段落摘抄 篇2

我相信,只要练好书法,便能像诸葛亮一样,宁静而致远,平心静气地做每一件事。怀抱着这样的希望,我开始练习书法。

我上大班的时候,妈妈就给我找了一个老师,学习硬笔书法。渐渐的,我的字越来越端正,上一年级时,我就成为班上作业最工整的学生。二年级时,我第一次参加科技节的书法比赛,在万分紧张中拿到了第一张一等奖的奖状,这张奖状虽然轻,但却承载着我的汗水,成为了我继续前进的动力。三年级时,我参加了永安市小学生现场书法比赛,又拿到了市里的一等奖。四年级,我开始练习行书。五年级,我开始练习软笔书法,一张奖状鼓励着我,走过了许多个练习书法的日日夜夜。

刚开始练习软笔书法的'时候,我认为软笔比硬笔简单,后来才发现软笔远比硬笔难。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从基本笔画练起。点、横、竖、撇、捺,在脑海中一次又一次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又一个汉字。就这样,我从基础开始,一步一步地往上走,攻克一个又一个的字。春节的时候,我写的对联挂上了我们家的门口,发现我的字比起好的作品来还差很多。看到自己的字与别人的字的字的差距后,我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更加努力,练好书法,超越别人,超越自我。

书法作品硬笔段落摘抄 篇3

书法,这个精神乌托邦,一旦有缘邂逅而一见钟情,从此就让您走上一条漫长无尽的缠绵之路,尽管半个多世纪以来,星移斗转,工作更替,艺途长驿,荒郊逆旅、星级酒店,若存若忘、绵绵不尽……没日没夜……自我陶醉而无法自拔焉。

真感谢祖先,发明了这么一种绝佳的融实用、艺术、修炼、娱乐、贻养天年于一体的生活方式。

工具极简,一管一墨一纸一帖一人,方式宜人,士农工商、贩夫走卒、男女老少咸宜。

当年在南海服役时说走就走,一只子弹箱载有文房四宝,到了地头营房用砖头垒起来就“画案”,每每拖着疲惫的身躯从海上执行任务归来,沖个凉,就会打开“书箱”,请出墨宝,笔情墨趣,殷殷书光,滔滔文脉与天风海水、年轻的水兵交相辉映、气韵蒸腾,椰风海韵,雨打芭蕉,竹影横斜,笔走龙蛇,一挥倾情。

好爽!

我我们当地最后一届私塾生,先生一个很典雅很慈祥的老姑娘谭老师。无疑写大仿就从谭老师的私塾馆里开始的,但有记忆的大概五、六岁时的一天晌午,恩师景黄先生神秘兮兮地从他书案右下的书柜里找出一本用发黄的报纸裹了一层又一层的《黄自元间架结构72法》,(那可文革劫后“封、资、修”的余物啊!仿佛就上苍给我的馈赠!)我一看就喜欢上了,不知写了多少年,后来先生又给了我一本《唐人摩兰亭墨迹三种》,我一直临的冯承素版本。

1979年10月穿上军装打上背包南下,与大家不同的我还斜挎一个画夹,里面装了宣纸与《兰亭序》(30多年后遇到当时接兵的.张排长,张笑曰还有这样去当兵的吗?)。

现在回忆起来,当兵的生涯里除了我很自豪的潜水专业技术,那个时期我还做对了三件事:

一:练功,让我强壮勇武膂力过人。

二:读书,让我思维活跃敏捷、下笔千言倚马可待,1985年解甲归来复习一个月就通过了全国文科美术类专业的高考,圆了大学梦。

三:还有一件就临帖,五年如一日未尝一日废离,每一月寄一页字给先生,先生用红笔画卷卷,写评语,再寄回部队,我再细细把玩,以把书法童子功练成了少年功。在当兵岁月的回忆中最令人心旷神怡的就写字。

那个心境啊!

多少年后这个心境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一不留神心有灵犀,犹如经过黑夜天地氤氲之气的滋润,晨曦中叶脉上凝成一粒晶莹剔透的露珠,这便 我的处女作《米字格系列之一》。

临退伍前的一天傍晚,我把写了五年的字的纸用拖车拖到海边,点上一根火柴,坐看大海与空中字纸的火焰,质本洁来还洁去,火光印红了年轻海军士兵稚嫩的脸,触动了心中萌动久远的与生俱来的信念。我竟然没留一幅我当时写的字!(现在有点遗憾)我总认为将来会写的更好!

一幌近五十多年过去了,学习书法的经历教会了我思考艺术的方法论及基本功,驾驭毛笔、字形、墨法、行气、章法的能力教会了我对“抽象艺术”的渐悟与顿悟。加之以对南拳、散打的习练,耐力、爆发力、弹跳、柔韧、平衡、反应、体能的多位一体,融汇惯通。对诗词歌赋的触摸,对碑文、序文、铭文的解读与思考,及乎晦影归真,迁仪越世,时空变化,面壁凝心,妙道凝玄,空外迷天,其艺术创作的综合因素皆有赖于书法的研习与持久的磨练。

当然惭愧的我至今从来没有想到过要成为书法家。我总觉得“书法家”离我很遥远,我个人认为世人所说的书法家充其量书家而已,而谈上法?实在件了不得的事!

人法天、天法地、地法道、道法自然 ,窥天鉴地,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而况乎我等蠢蠢凡愚、名利之辈耳。

但小生确实从研习碑帖中,书法的把玩中催生了中国美术史上前无古人的“当代郑忠艺术”,就象人们所说“吃的草挤出的奶”,我吃的传统的精华,创造出(寻找)的现代式艺术的天问。

几十年如一日,每天作为功课“即境炼心”,心记目识,优游涵孕,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对于我来说,临帖练字恰恰一个与神秘境界衔接的通道。“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由眼到手,由手到身,由身到心,由心到性,由性到命,由命到玄,玄之又玄,下学而上达,与我心有切切焉!

故以无心无为,无功无累,不求上进,欢喜解脱,询求大道,福慧双修,资善成善,妙化所凝,岂仅仅书写也而已矣?

书法作品硬笔段落摘抄 篇4

五月二十四日,河口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局联合举办了“交通杯”大型书法展。

参展的一百多福作品,集中体现着河口区近几年来书法艺术的最新成就。作品广搏宽宏与小巧玲珑并存,从寻丈宏制到华润小品;从泼墨挥毫到惜墨如金;从笔走龙蛇到章法森严;从浓淡自然到枯湿婉转;从清丽遒劲到飘逸流动;从厚重朴拙到轻若浮云;从骨架劲挺到珠圆玉润。一件件墨宝香色并蓄,赏心悦目、墨香沁脾。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书法巨匠更层出不穷,这就将毛笔这种单纯用于记载的功效提升为一种文化美学。这种美学直观的、直楔入人心的,亘古常青的,它能够融会贯通,它可以雅俗共赏,它能够将格格不入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机衔接在一起。

书法艺术带给人们视觉享受绝不仅仅表观简单的方圆并用、撇捺展放的墨痕,还会带给人以高深的精神层面。它一种精神内涵的承延和彰显;一种艺术品格的升华;一种于喧嚣闹市、污浊社会环境、动荡变革、烽火狼烟乱局中心灵上的抚慰与熨帖;一种人们构筑理想、规避现实的途径。当人们在轻言细语品骘幅幅书法作品时,仿佛进入了精神皈依的桃源乐土。这里没有大声喧哗,没有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低俗、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你我慢慢浸泡在一种静美的恬淡中,物我两忘,微微而笑。

历代书法家书法创作的'见解、领悟、体验、总结、升华都指向一个辽阔的文化美学空间。南齐书法家王僧虔说:“书法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说神大于形,神魄统摄形体。让《兰亭序》真迹陪葬的唐太宗说:“夫字以神威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这也强调神形兼备,神为最重。这就把书法艺术的真谛以文字美学形式呈现了出来。

孙过庭《书谱》中说:“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指出了书法创作的袭承性与历史沿革性不可分割的一脉相通。也就书法美具有多重性和融合性。

书法美不仅有着承古之美,而且有着当代之美。对于书法呈现出来的艺术美,孙过庭赞叹道:“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相信读了这段美文,一个并不在意书法的人也会怦然心动,说不定还有可能痛下决心,始入道书法。但书法艺术,最讲究功力。功力就非一蹴而就,非一曝十寒,非走马观花,非眼高手低。很多书法大家穷其一生都在苦修。因此书法虽美,成长之路却荆棘丛生,确不那么易得的。爱好书法者,无不朝夕心摹手追。

书法对于一般爱好者或许不会带来切身的经济利益,但,爱好者如云,乃在于书法艺术提供了一种殿堂,营造了一种洗涤浮躁心灵的翰墨呼吸。在现实中疲惫身心的人们会在此得到解放和潇洒,得到静怡和安和。这或许正中国书法艺术生命常青的土壤。

书法作品硬笔段落摘抄 篇5

爸爸铺好宣纸,调好毛笔,摆好姿势,进入书写状态。

爸爸先教我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他认真地对我说:“写字,要握对笔,大拇指、食指、中指捏笔,无名指抵住笔杆,小拇指要抵住无名指。接触笔杆的四个手指不宜靠得太紧,也不宜分得太开。中间空出来的地方要刚好能放一个鸡蛋,要做到指实掌虚。写字的姿势也很重要,两脚自然分开,腰背要挺直,两肩放松,做到足安、腰挺、肩平。头略向前倾,右手执笔,左手自然放在桌上…。.记住了吗?”爸爸喋喋不休的说着。

“记住了。”我皱着眉头,不知是心情烦躁还是讨厌练字,没好气地应着。

接下来爸爸又教我八种基本笔画:横、竖、撇、捺、点、折、钩、提。

“我们先从横开始学。”爸爸一边对我讲着写横要注意的事项:要逆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一边挥舞着“扫帚大”的`毛笔给我做示范。

练习正式开始了,我跟着爸爸的节奏,一笔一划慢慢地写着横。“欲右先左,意思是说你如果想要往右行笔,就必须先往左逆锋起笔。”爸爸不停地指教着。

我心想:不就是一个横吗?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我写了好几个横,都让爸爸给挑出毛病来了:“这个横起笔不对,那个横末尾点得太重了,‘尾巴掉下来了’,这个横中间部分不均匀…。.”

“天啊!”我痛苦地叫道,“我受不了了,我不练了。”

“不行,你今天一定要练,不能半途而废,否则你就前功尽弃了,要对自己有信心。”爸爸安慰我说。

我只得硬着头皮,拿起毛笔,继续练习。爸爸在一旁指点:逆锋起笔……顿……向右走……走……走……略提……向下顿……回锋收笔。

划着枯燥乏味的横大半天,我两脚发胀,两肩发酸,右手发抖。渐渐地,眼前的横变得有头有尾,比以前好看多了。因而得到父亲的表扬。看着它们,我的勇气又回到了心里。

坚持不懈,一定会有所收获。

书法作品硬笔段落摘抄 篇6

他离开故乡,千里迢迢来到海小,他舍弃大把休息时间与学生们在一起练习书画,他一年如一日地辛勤的工作,换来获奖无数。他就是一名普通而却不平凡的海小教师张玲珑。

走进玲珑书画室,立刻就被浓浓的的艺术气氛所感染,淡淡的墨香,古色古香的桌椅,桌上的毛笔砚台以及那墨迹斑斑的毛毡,一切都使人感觉来到了艺术的王国。环顾四周,大大小小的书画作品有二十几幅,这些都是张老师和他弟子们的得意之作,潇洒飘逸的行书,厚重朴实的隶书,横平竖直的楷书,都深深吸引着大家的眼球。

不过最令大家惊叹不已的是那幅挂在墙台的《吞云吐雾山水间》,硕大无朋的山水画,看上去蔚为壮观,描写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壮丽,流畅的线条,明暗的处理恰到好处,看着这幅画,我仿佛能听到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和呼呼的风声擦耳而过。几座山峰,高耸万仞,像一把锋利的宝剑直播蓝天里去,险绝异常。沿岸山色空濛,犹如笼上了轻纱一般。挺拔翠绿的柳树更是栩栩如生真是令人身临其境,好一幅诗意盎然的水墨画。

张老师见我们对这幅画很感兴趣,便向我们进行介绍。于是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张老师,张老师文质彬彬,鼻梁上的眼镜以及优雅的言谈举止,让我们都觉得他才华横溢,全身上下都充满了艺术气息。 刚一坐定我便迫不及待地向张老师提问了:“张老师您每天坚持帮同学们训练,值得吗?”

只见张老师沉思了许久,抬头看了看大家:“没有所谓的值得与不值得,我只是觉得和喜爱书法的同学们一起训练,一起学习,一起探究书法的奥妙是一件令我和所有人愉快的一件事。”张老师的一番回答深深的.打动了我,也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同学,四周一片静默,都被张老师不追求名利,只追求自己喜爱书法的精神所折服。

接下来周子腾迫不及待的向张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张老师您办书画室的初衷是什么?”

“问的好!”就连张老师也这么夸赞道:“让更多的喜爱书法的同学,学习书法,了解书法,融入书法的世界,拥有一个好的环境。”

之后钱天琪又提出一个问题“张老师,如果你想放弃时怎么办?”

“当我放弃一段时间后,不经常练习手都生疏了,又会时时刻刻想着书法。就会情不自禁的挥笔题字。”

我恍然大悟:这应该就是梦的执着吧!

很快我们的采访就接近尾声,张老师为我们挥毫题字,在他的眼睛里好无杂念,看到的只有对书法的挚爱,“修德悟道”这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每一笔一划都充满对我们的勉励。

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依依不离开了书画教室,心中又油然升起敬佩之情。

书法作品硬笔段落摘抄 篇7

书法是有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也是有很多国人喜爱的一朵国粹奇葩!它是作者利用中国文字,用笔墨印在宣纸上对自己的情感抒发,对灵魂的咏叹,又是国人们对自然书写的情话。书法又是灵感和激情的碰撞。书法又是可看得见的音乐。好的一幅书法作品能让人赏心悦目,陶冶情操,爱不释手。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现代人很少再去练书法了,文字不用写了,可制作美图美音了,真的是可喜可贺。但网络的制作还是很难达到传统书法另外一种的书写境界。虽然我是一位很不足道的'书法爱好者,但我真的是很酷爱它,因为它伴我一路走来,让我学到很多美好的东西,是它给了我很多人生启迪,在我最困惑时是它给了我坚强和力量,在我最孤独无聊时是它伴陪我寻着找开心和快乐!所以我在闲余时间时常会去练练它的。

书法,书法,书为心话。其实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很喜欢书法的,无论你用怎样的思想方式去表达写文章,但还是离不开用文字去传递,只不过用的书写工具不同罢了。我不希望每位朋友都能成为书法爱好者,但你们有时间把自己想和朋友说的话,还有自己所写东西,认真的去用手写的方式写纸上,看看是否有不同的效果和味道。

有人好说字如其人,其实众人们说的都是很有道理的,每个人所写的字都会有不同,就像一面镜子会让自己展现出来的,它可以看出你的个性和内在修养。但书法有和人品有直接的关系,你的人品道德不好,那怕你写的字再好,也不会有人去追捧的。所以想学好书法首先学好做人,不然的话有人就会说,歪嘴子和尚能念好经吗?

学练书法确实是一门很有趣的事情,看似简单,用毛笔在纸上写写字,其实它是融历史,文学,诗歌,美学,舞蹈,力学,建筑和篆刻等多元化的综合体。看不同的书体又有不同的感受,楷体如立静如仙子,行书如走小河潺潺流水,草书如奔气壮山河,篆字稳到位好似学术高深的老者历尽沧桑。但无论如何书法确实是前人们留给我们的一门好艺术!它可以让人陶冶情操,修德养性,它又可以用来锻炼身体,让人延延益寿。书法又是一门永无境界的艺术,学好了它,它会让你感觉到其中会有无穷的快乐!

书法作品硬笔段落摘抄 篇8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瑰宝,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灿烂之花。其历史悠久,无以伦比。它是我们民族永远的骄傲和自豪。假如你要问我在琴、棋、书、画等众多的艺术之中我最喜欢什么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书法是我的至爱,我对书法情有独钟。

我是一个乡村孩子,是很不容易受到文人墨客的熏陶的。穷乡僻囊也没有供我畅游的书海。而我求书法若渴,怎么办呢?于是,我因此而爱上了赶街。只要上街,我便一头钻进大大小小的书店,如入无人之境,认真地搜索起来,一旦发现目标,便会忘我地翻看起来,常常到了船快封渡时才迅速离开,并且临走还要买上一两本有关书法的书籍,回去好一饱眼福。

虽然我的家境不是很好,但爸爸妈妈很重视我的学习,因而专门为我买回来一台电脑。当我一有闲暇,便会置身于电脑中的书法世界里,感受着它的端庄秀丽,挺拔如峰,凝滑如脂;欣赏着它的清亮如溪,浩瀚如海。

经过长期对书法的观察和了解,我对书法的特点及书写要领略知一二,于是心血来潮,索性由欣赏到练起书法来。我对它的喜欢不亚于我的任何一个亲人。记得有一次,我正悠然自得地拿起笔,一丝不苟地练写着一撇一捺时,妹妹活蹦乱跳地过来了,他不经意地碰了下我的`胳膊肘,我冲着她怒目而视,大声咆哮着:这是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能随意毁坏玷污得的吗?你这不是在侮辱我们的中华民族吗?妹妹还小,听不懂我在讲什么,但她大可感受到我的愤怒,吓得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我对妹妹的号啕大哭无动于衷,却只顾着怜惜自己手中的墨宝。

我原本是个内向、心胸狭窄之人,常常把自己封闭起来,独来独往,同学们常戏称我为老虎。但自从受到书法的影响和熏陶后,便开始变得热情奔放、豁然开朗,喜欢与他人接触交流,朋友也因此而渐渐地多了起来。所以,它除了是我的一种喜好,更是我的福星。

久而久之,我与书法之间融为一体,密不可分。就像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一旦离开了它,就好比我的灵魂出了窍,我的生命将不再精彩,整个世界都将显得苍白无力,暗淡无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