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反诈骗视频活动总结(通用8篇)。
诈骗是一种违法行为,它利用各种手段,试图诱骗人们失去财产或信息,给受害者带来损失。反诈骗的目的是防止和减少诈骗行为,保护人们的财产和信息安全。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反诈骗开展活动总结(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反诈骗视频活动总结 篇1
岁末年初,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高发、多发态势,为进一步提高全市各族人民群众防诈反诈安全意识,降低群众经济财产损失,xx市公安局创新工作思路,采取“三举措”,不断提升电信网络诈骗打防质效。
传统+创新,宣传防范有举措。坚持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常态化进行反电诈宣传。紧盯人流密度,充分利用小区门口下班时间、广场商圈周末时间、市场出入口高峰时间,通过发放防范宣传资料、制作展板及民警联系卡流动宣传、开展系列宣讲活动、为辖区群众解惑释疑,持续提高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的知晓率。同时,依托新媒体传播新、快、广的特点,及时搜集最新的电信网络诈骗形式,通过微信朋友圈、小区业主群、场所单位群广泛转载、转发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小知识、小视频,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揭秘电信诈骗常见骗局、犯罪分子常用手段,持续开展网络宣传。
联控+联防,齐抓共管有队伍。坚持与辖区银行开展反电信网路诈骗全方位合作,深入辖区银行网点设置防范提示,指导督促银行工作人员加强网点巡视及防诈骗宣传工作,切实落实大堂经理、柜台出纳人员的提醒职责,确保柜台上有资料、工作人员有提醒,发现异常及时制止、及时汇报,有效提高了银行网点发现可疑、及时防阻、与警方通力合作的能力,阻止受骗事主于最后一道防线。同时,通过警社联合宣传、召开居民大会、电信诈骗宣讲进小区等方式,及时向群众通报辖区发案情况,讲解各类新型诈骗手段,达到防诈反诈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效果。
强能+明责,压控发案有效果。通过网络授课、现场解答、以学代训等方式,分析总结当前出现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招数、犯罪手段、常见的表现形式,充分了解掌握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性、多变性、复杂性,深入学习打击电信网络诈骗 犯罪的工作流程,拓宽预防电诈的思路,掌握预防电诈的基本技能,提高打击预防电信诈骗的综合能力。同时,针对受害群体多为老人、妇女、儿童、务工人员的实际情况,将此类群体列为高危群体,常态化开展走访宣传,细致讲解近期多发频发的电信诈骗案件作案方式和防范技巧,引导高危人群不听不信,不贪图小便宜,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
截至目前,共出动警力x余人,走访辖区居民x余户,商铺x余家,发放电诈宣传单x余份,转发推送网络防诈信息x余条、宣传视频x余部,受教群众x余人。进一步提高了辖区居民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技能,为岁末年初辖区社会大局持续平稳打下牢固基础。
反诈骗视频活动总结 篇2
20xx年xx月xx日,我们班开展了防诈骗观影活动。该影片介绍了我们有可能遇到的骗局以及应采取的对应防骗手段为主要内容,提高同学们的防骗意识。诈骗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它时刻屡次发生我们周围。因此,我们对这次班会的内容非常认真。我们观看的影片介绍了诈骗的定义和特点,并且详细地介绍了许多诈骗手段,如:atm机诈骗,网络诈骗等。面对这些各式各样的骗局,我们都不禁提出了疑问。而我们结合图文和自身收集到的案例向同学们解释其中的”技窍”后,大家头上的疑团才开始散开。诈骗可能不是每个人都遇到过的,但是人们在第一次知道这些诈骗手段时的反应还是比较惊恐的。
学生受骗上当主要有以下原因:思想单纯、防范意识较差,贪图虚荣、遇事不够理智,有求于人、交友行事轻率,贪小便宜、急功近利等。因此学生要做好对校园诈骗的预防就必须做到:
1、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学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法制和安全教育活动,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识,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贪图便宜、不谋取私利,不要轻信花言巧语,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以免上当受骗。
2、交友要谨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
3、同学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帮助。
在学校,大家向往着同一个学习目标,生活和学习是统一的同步的,同学间、师生间的友谊比什么都珍贵,因此相互间加强沟通、互相帮助,以避免一些伤害。
4、服从校园管理,自觉遵守校纪校规。
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执行有关规定,自觉遵守校纪校规,积极支持有关部门履行管理职能,并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应有作用。当前随着网络、电信技术的日益飞速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电信等媒介实施各种诈骗活动,打击和防范诈骗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话题,一方面,警方要重拳出击,打击不法活动,另一方面,就要靠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提高基本的防范意识和识破诈骗的能力。
特别是对于我们学生朋友而言,要学习一定的防范诈骗的基本知识,提高防范诈骗的基本能力,遇到实际问题,忌盲目,多思考,千万不要被某些假象所迷惑。为了帮助大家识破一些网上和电信诈骗,我们在此整理了一些常见的诈骗类型,供各位学生朋友们学习参考,实际上诈骗手段虽然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相信各位学生朋友们,凭借着你们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够识破这些诈骗伎俩。
利用银行卡消费在现代大学生中已经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然而我们对银行卡的诈骗手段以及网上银行安全交易问题却不是很清楚,本次为我们介绍了防银行卡诈骗对策,安全刷卡消费技巧以及如何确保网上银行安全交易,这些知识使我们对银行卡的使用有了更好的认识。
我们都对不法分子的诈骗手段以及应采取的对应防骗手段对策有了一定的了解,提高防骗意识,因此我们在影片中都获益匪浅。
反诈骗视频活动总结 篇3
为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防范各类电信诈骗安全意识,有效打击诈骗的犯罪,维护群众利益,预防和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韩城市公安局新城派出所四项举措在辖区内开展了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工作。
以所为中心,联合辖区各行各业编织网状"防火墙"。8月7日,新城派出所召集辖区行业场所负责人、物业主任、社区工作人员等,召开辖区集中防范电信诈骗宣传,用辖区发案情况的数据和案例向现场到会人员通报,会后,专门组建防范电信诈骗微信群,定期将辖区发案情况在群内通报,利用各行各业人员将其扩散,谨防再次发生同样电信诈骗案例。
以案为典型,借鉴"四平公安"模式,确保防范宣传全覆盖。在文字案例的基础上,新城派出所组织社区民警拍摄防电信诈骗小视频,用本地群众乐意接受的。幽默方式,为大家奉献防电信诈骗的小视频或者转发其他优秀的防电信诈骗小视频。让群众在欢乐中认识到诈骗的多样形式。
与辖区银行构建打防协作机制,及时护住群众的钱袋子。民警深入辖区各个银行,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培训会。要求在遇到转账金额较大的'群众时,银行工作人员要提高警惕主动询问,谨防遇到电信诈骗,若发现可疑,停止汇款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多形式开展防电信诈骗活动,加强居民防线。8月28日下午6时许,新城派出所主管领导带领社区民警先后深入禹甸园和体育场,利用群众休闲场所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向群众发放宣传单、现场讲解防骗知识,同时在辖区诈骗案件高发区的主要街道和场所粘贴、悬挂各类防电信诈骗的通告和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反诈骗视频活动总结 篇4
6月16日,清远市反诈督导七组在组长梁尧的带领下再次来到连州市对“治乱补短全民反诈”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在连州镇政府会议室召开了工作座谈会。连州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超文,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贺亚江陪同督导。
会上,梁尧听取了我市反诈工作报告,并就我市“全民反诈”工作情况提出指导性意见:一是要筑牢“全民反诈”专项行动是持久战的思想,巩固现有成果,全力攻坚冲刺,持续发力推进不松劲,只争今朝切实扭转连续被通报局面。二是要以问题为导向,认真梳理当前工作中还存在的不足,强“弱项”补“短板”,对标精准施策,持续推动“敲门行动”,让“国家反诈中心APP”推广安装加热升温,努力实现全覆盖。三是注重以点带面,及时总结提炼好的.做法和工作亮点,创新复制推广,督促落实落细,确保“全民反诈”工作成效大提升。
会后,梁尧一行来到连州镇新时代文明广场(核查采集点)、沙子岗等实地检查“全民反诈”宣传工作,指导“国家反诈中心APP”推广安装工作,并对我市专门设点,安排专人检查及帮助群众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工作表示肯定。
反诈骗视频活动总结 篇5
现在的骗子们真是无孔不入,竟然连银行也敢冒充,而且还冒充得有模有样。假的“客服号码”、“银行网站”神马的,有时竟然跟真的相差无几!骗子们虽精明,但咱们也不傻,可不能让骗子们占了便宜。今儿,咱们来说说骗子们冒充银行都有哪些手段。
一、假“商场消费”信息案例:
网友钱小姐日前在购物刷卡的时候,突然收到一条短信称,“您的信用卡已消费1万元,如有疑问请拨打××(某行客服中心)”,钱小姐当时一惊,自己的刷卡金额并非1万元,于是迅速按照短信上提供的电话打了过去,随后在电话中告诉了对方自己信用卡的一些信息,进而遭到了盗刷。在接到银行消费短信后,钱小姐才恍然大悟,刚刚的电话根本不是银行客服电话,自己因为一时慌乱,被套取了信用卡信息,遭遇了盗刷。提示:骗子们会用伪基站群发“商场消费”短信进行诈骗,而且冒充银行客服号码的短信可与真正号码出现在同一短信对话框内,欺骗性极强!此类短信一般最后都会留下所谓的“咨询电话”,坐等受害人“上钩”。提醒:如果您的手机出现过一段时间的无信号,等恢复信号后,您又立马收到了消费通知的信息,那就要提高警惕了!在收到类似短信后,应先留意发送短信的号码,查看是否为银行的客服热线号码,不要回拨,也不要拨打短信中所留的其他号码,而应该查询官方客服电话自己拨号打回去进行咨询!
二、假“网银升级”信息案例:
张先生收到一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称中国银行的E令需要升级,让其到某网址进行升级。张先生信以为真,登录该网址按照网页提示填账号、输密码,但连输三次都要求重新输入,张先生以为是网络问题就停止操作,可第二天他发现卡内近两万元人民币被盗走。提示:骗子们通过制作高仿真的银行“钓鱼”网站,假借银行名义群发诈骗短信,诱使网银客户登录钓鱼网站进行“网银升级”操作,得到密码后,在极短时间内将受害人账户内资金全部转移。这些钓鱼网站与真正的银行网站极为相似,几可乱真。
提醒:
收到类似短信后,千万不要登录短信中的'网站,此类“钓鱼”网站可能与银行官网的网址极为相似,一定要提高警惕;也不要打短信中的电话,务必打银行客服电话与银行核实。总之,只要收到任何和“钱”挂钩的信息,务必查询官方客服电话自己拨号打回去咨询!不让骗子们得逞!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四平市公安局工作人员给市民打电话进行诈骗,称其涉嫌信用卡透支、银行洗钱、贩卖毒品等违法犯罪行为,需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在市民解释没有违法犯罪行为后。对方以登记为由,要求市民提供个人信息。为了使群众深信不疑来电是公安局,其还让群众拨打114查询公安局的电话予以验证。有些还声称通过电话录音做笔录,并且要求一对一方式,不允许与第三者打扰也不允许期间拨打电话,以免有电话干扰录音。一步步制造逼真的假象,最后要求市民将钱打到其指定账户,配合公安机关调查。
警方提示:
骗子以虚拟软件,很容易将来电显示虚拟成四平市公安局电话(任意机关部门电话号码),并要求市民通过114查询验证其来电显示就是上述号码,以增加欺骗性。若遇到此种情况,千万不要轻信!同时,公安、检察、法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行公务中,需要向公民询问情况时,会当面询问当事人,并制作相关笔录,绝不会通过电话方式做笔录,更不会通过电话了解公民账户存款等隐私情况,要求公民提供银行卡账户等隐私资料,遇到此类情况均属于诈骗。
特殊提醒:
在全市开展的信息采集工作中,公安机关会定期给每位市民打电话核查信息,但不会询问个人隐私。
警方建议:
市民在接到陌生电话时,如涉及金钱问题,要谨慎小心,不能为陌生人转账,更不能贪图便宜,被不法分子利用。
如遇上述情形请及时拨打110!
反诈骗视频活动总结 篇6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乌海市两级法院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的决策部署,多措并举,打出系列“组合拳”,全力守护老年人“钱袋子”。
一、快速反应,强化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