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作文石磨(必备二篇)。
抒情作文石磨 篇1
中秋节回家,看到村里的空地上,有一盘废弃的石磨,便引起了我对石磨的记忆。
石磨这件古老的器具伴随人类走过了几千年,算得上从石器时代沿用时间最长的家用物品之一。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它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我们这些年过半百的人们,对它有着太深的情感和记忆。
几千年来,石磨被用来加工粮食,没有它的帮助,人们很难吃到细粮食品。石磨可加工各种粮食,如小麦、玉米、瓜干等。主要是把原粮磨成细粉,为蒸干粮或做汤做准备。
小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石磨,推磨成了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负担。白天大人们下地干活,晚上、早上还要推磨磨面。孩子们也不得不抱着磨棍帮大人们推磨。记得有时候早上还没睡醒,就被叫起来推磨,只好闭着眼推边睡边推。石磨很重,推起来很费劲,只好几个人一起推。记得上初中、高中时,星期六回家,先要推磨,磨上瓜干面,背到学校,再自己蒸窝窝头吃。粮食中最难磨的是小麦、黄豆、玉米等。一般要磨三、四遍才磨细。中间还要用箩筛好多遍。虽然辛苦,但当吃到用细面幹成饼或香甜的干粮时,推磨的辛苦便一扫而光了。况且家家如此,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石磨磨出来的玉米馇子做粥是最好吃的。经过石磨的磨压,玉米粒成了不规则的小颗粒,放进大铁锅里文火熬煮一两个小时,就成了香甜可口、令人流口水的玉米粥了,每人盛上一大海碗,就着咸菜,吃得大汗淋漓,浑身舒坦。在那经济条件差,饭都吃不饱的年代里,算得上一次大解馋了,吃着比现在的`山珍海味还香。
石磨推出的炒面更是令人难以忘记。把小麦炒熟,加上枣肉,磨成细粉,就可以用凉水冲着喝,香甜可口,既解渴又充饥,至今还记忆犹新。虽然现在超市也有卖的,但总喝不出原来的味道。大概是现代化的磨面机在磨面时温度高所制吧。
石磨中还有一种叫水磨,是专门用来磨豆腐,磨杷谷、煎饼糊糊用的。往往是富裕家庭才有,大多数家庭要借用别人家的。平时用得少,过年、过节时用得多。
随着时代的变迁,石磨逐渐谈出了人们的视线,几千年的传统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现在城里人大都到超市或粮店卖面粉,而广大农村普遍采用把小麦投到馒头房,凭存粮本到馒头房拿馒头的方法。
现在的孩子们恐怕只知道吃馒头,想象不到过去人们推磨的艰辛吧。
抒情作文石磨 篇2
清凉的秋风不知什么时候悄悄来临,又悄悄地送走那个炎热的夏天。
秋风吹落了那棵老柿子树上枯黄的叶片,我漫不经心地走在那条小路上,一片金黄却又掺杂着一丝绿意的柿子叶,从我眼前像仙女打转儿似的飘落下来,轻轻地落在了树下那张竹椅旁的石磨上。
石磨已经很久没人用了,是那么陈旧和肮脏;竹椅也已经开始腐朽,竹子都变成黑色的了。我的心突然抽搐了一下,猛地觉得那台石磨如此崭新,如此令人亲近,竹椅也如此坚实,好像看到了往日在石磨边玩耍的我和磨米的奶奶。 。
小时候,家里没什么零食,经常磨些糯米做甜点吃,隔三差五,我就和奶奶到村头老树下磨米。一次,快要到节日了,妈妈便吩咐奶奶:“妈,你有空就拿些糯米去磨吧,好让这些孩子有些东西吃。”奶奶应了一声,便大手拉小手地带我去磨米了。我在前面一蹦一跳地跑着,奶奶拎着米走在后面,我边走边采野花,时不时地停下来让奶奶闻闻香气,顿时,奶奶那张枯黄而又布满岁月给她下皱纹的脸,露出了慈祥的微笑,那么幸福,那么满足,我永远都会记得的。来到树下,奶奶把米放在椅子上,用瓢子舀着米放到石磨的孔里,放些水,弯拱着腰转着石磨,手拿着那个柄,一圈又一圈地转,那弯拱的腰对我来说,充满了无限的爱和关怀。那磨出的米浆,都散发着奶奶疼爱的`芬芳,像乳汁一样的米浆,溶入了奶奶酝酿已久的心血,浓浓的,纯纯的,在心间飘绕着。
有时,我在旁边数着石磨转的圈数,“一圈,两圈,三圈……”,当我数错时,奶奶就会点着我的额头说,傻瓜,数错了。那一指之间,不知包含了奶奶多少的怜爱。有时,奶奶在石磨边磨米,我在磨下玩蚂蚁,还多手多脚地拿一些米浆给蚂蚁品尝,等到他们吃饱喝足了,我又把它们放到水里,或拿棍子玩弄它们,最后弄得半死,才放过它们,奶奶又瞪着眼看我说,那么调皮的一个女孩子。那一个眼神之间,不知包含了奶奶多少的疼爱。有时,我又拿着木棒打树上的柿子,落下了一个,我就高兴地欢跃,拿着小刀切割着,玩起了“做家家”,妈妈责问时,奶奶便悄悄地帮我瞒过去。
那一言一语之间,不知包含了奶奶多少的关爱…… 。
石磨啊,你是我记忆的一部分。石磨啊,你在我心里一圈又一圈不停地转,唤起了我对奶奶点点滴滴的思念。
-
想了解更多【抒情作文石磨】网的资讯,请访问:抒情作文石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