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你的位置: 检讨书大全 > 检讨书范文 > 导航

《辉煌中国》第一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5-03-31

《辉煌中国》第一观后感(分享十二篇)。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辉煌中国的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辉煌中国》第一观后感 篇1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23日晚播出第五集《共享小康》。本集讲述了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大批民生工程正在惠及全体人民。

源于《诗经》的小康,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社会理想,是中国百姓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

今天,百姓对小康生活已经有了新的期待。人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片中显示,中国粮食产量连续四年超过12000亿斤,用不到世界十分之一的耕地,养育好占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4%,在全球九个发展中人口大国中,率先实现了全民教育目标。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中国织就了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被世界卫生组织称赞为举世瞩目的成就。片中提到,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提高到76岁,超出世界平均水平5岁,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2亿的`国家,中国做到了养老金连续12年上调。

治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五年来,全国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44.3%,中国城镇新增就业每年都超过1300万人;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2879万套,13多亿中国人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0.8平方米。

此外,“中国天网”大工程成为守护百姓的眼睛。根据2016年全球犯罪与安全指数显示,中国是治安保障最好的国家之一。

片中总结道,中国正在让13多亿人民拥有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

《辉煌中国》第一观后感 篇2

每个人都有梦想,而每个梦想都承载了一个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富强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讲述了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使中国的经济跑出了加速度,令世界瞩目。

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中国发生了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铸就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一个个的“圆梦工程”,一个个奇迹工程震惊世界,中国智慧创造了世界奇迹,让中国制造走向世界,让世界爱上中国。

通过观看纪录片,全体人员对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真抓实干,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中国这五年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有更深更广的认识。国家的强让员工获得幸福感、自豪感和安全感,感受到祖国的伟大,感受到做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感受到中华民族美好的未来。

进一步坚定大家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路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

《辉煌中国》第一观后感 篇3

《辉煌中国》纪录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为脉络,一共分为六集,《圆梦工程》、《创新活力》、《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绿色家园》、《共享小康》、《开放中国》。其中都显现出中国在前进,中国在提高。无论是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还是复兴号、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中国移动互联网等一个个“超级工程”,我们都能看出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也随之感到了幸福感和安全感。以往,“中国制造”活跃在国际上,如今,我们看到“中国创造”正在崛起,同时我们也仿佛看到了。

辉煌中国,砥砺前行。从中国的变化看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必须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成为辉煌中国。

我们固然有实现中国梦的完美蓝图,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但也必须要在解决人民的需求中步步前行,脚踏实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梦想。看到日益强大的祖国,也让我们更加的有底气。圆梦工程,举世称道。圆梦有我,奔向目标!

如今我为自我是金陵科技学院的.一名普通大学生而自豪,我为身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而自豪,《辉煌中国》给我力量,给我勇气!作为我们的民族、国家,历数千年而屹立、经无数风雨而不改初心,国家兴盛、匹夫有责,我为我们辉煌的中国而自豪!

初心,大到国家,小到个人。不一样的主观客体都会对它有不一样的诠释。它就像是一根纽带,连之后一个个体的过去,此刻,将来。又像是一座桥梁,架起一个国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而我感兴趣的是:为什么初心这个词会在当下成为一个热词?以及这个词对于我们个人与国家有怎样的意义?

作为社会与国家的一份子,我们不必太从宏观上纠结意义,本质。我认为,我们更应当做的是自身,全方面的提高自我的综合素养,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知识,有信仰的中国人。

泱泱大国,幸而生于此,未来的道路光明而又神圣,但过程也必然艰难而又漫长,可是牢记初心二字,始终不忘自我的梦想,不忘自我的期望,坚定的探索前行,铸就属于自我的小家梦想,我相信,百川汇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必须能够铸就我们的中国梦!

《辉煌中国》第一观后感 篇4

大型纪录片《辉煌中国》的播出,让人深受感动,备受鼓舞。从21日播出的第三集“协调发展”中,我看到了在一个有力核心—中国共产党带领下的中国,从贫困山沟到发达都市、从山区贫民到中央领导,围绕“发展”,发挥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用令世界赞叹的速度,在脱贫和发展上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消除贫困、共同富裕,中国正在践行着国家制度的本质要求。

在这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就中,我看到:有一个坚强有力、一心为民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是一切的基础。她树立了一心为民的宗旨,维护了稳定的国内社会、争取了和平的国际环境、制度适宜的发展方针。从财政扶贫,交通扶贫等精准扶贫、到“闽宁模式”东西部牵手的共同发展,从长江经济带,到京津冀一体化前进路线,再到雄安新区引领规划千年大计。中国城乡差距小了,人心近了。

“中国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规模举世瞩目,速度之快绝无仅有。”这是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署长海伦克拉克的盛赞。这五年,中国每年减贫1391万人。统筹协调,补齐短板,克服一个个困难,让中国的发展更加平衡协调、持续健康,中国制度展示了特有的优势,中国智慧创造了自己的方案。

《辉煌中国》第一观后感 篇5

《创新活力》为我们展现了近五年来中国科技创新的重大成就,从移动支付到共享经济,从中国制造到大国重器,从海工领域到翱翔蓝天,这一切,无不是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取得的。

影片首先呈现的是中国的移动支付。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互联网国度,移动支付与共享经济不仅风靡全国,还影响了世界,惠及全球,推动着世界经济发展。

科技的发展一定要让环境作出牺牲吗?科技不能是绿色的吗?不,在片中我看到了“绿色的科技”,看到科技正在为环保助力。快递业的超级智能中心仓的分拣、装箱全都用上了最前沿的技术。大数据系统甚至可以计算出每个包裹需要多大的纸箱,做到绿色环保;我国开采出的海底可燃冰,将使得能源紧张形势有所缓解,地球上可燃冰的储量,可供人类使用千年……诸如此类,科技的创新正在为环境保护带来福音。

当我在为祖国的各项成就热血沸腾的同时,心中的危机感却也连绵不断地暗涌着。一方面,就业竞争日益激烈,而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又已开始“抢”人们的饭碗。机器人服务员、无人超市、无人机已登上舞台。智能分拣中心的“小黄人”已取代了数以百计的工人,智能工厂中的车体焊接工作已全由那些“钢铁臂膀”承担,人力劳动正在逐渐被机器人取代……

这个时代给予人们更多的机遇,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挑战。一方面,低素质的廉价劳动力正渐渐被社会所淘汰,另一方面,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当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又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尤其对于新生代来说,我们若不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终将淹没在时代洪流中。只有努力让自己向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迈进,才能被社会所需,才能为祖国的.创新事业注入活力。尖端技术,如同粮食,端自己的饭碗才最香甜,一个民族,不能总是用别人的昨天,来装饰自己的明天,这样的自强精神,我们每一个青年人都需不忘秉承。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祖国的辉煌不是一蹴而就,是每个人贡献的创新活力凝聚而成的;同样,一个人的成长不是一瞬千里,而是每天的刻苦钻研,用心生活的点滴铺就的。

《辉煌中国》第一观后感 篇6

《辉煌中国》第一集“圆梦工程”展示了中国大地上的超级工程。

这么浩大的工程出自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之手。曾经,我们造不出汽车、拖拉机,就连火柴、肥皂等生活用品也要从国外进口,“洋火”“洋碱”的称谓正是那个时代的写照。今天的中国,造出了让世人惊叹的超级工程。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是无法实现的。

桥、路、车、港、网、水、气、电,这些是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搞好了,会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港珠澳大桥等大桥建成,高铁在全国很多地方出现,“复兴号”动车组四个多小时就从北京到了上海,上网速度越来越快,一系列浩大工程的开展让人们感觉到了生活的变化。桥更宽了,路更通了,车更先进了,港口更高大上了,网络进入千家万户,水电气保障了人们的基本生活。孙中山先生提出《建国方略》,好多梦想在今天变成了现实。

今天的中国,正在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这五年,国人砥砺奋进,各行各业创造了很多不平凡的业绩。标志性的浩大工程,体现了“中国制造”的实力。“中国制造”走向中高端,不再是简单的加工衣服。高铁、核电成为中国的新名片,体现了国家实力的快速提升。标志性的浩大工程,增进了国人的自豪感。看这一集,人们会感慨,“厉害了,我的国”!厉害的是我的国,是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建设者。他们是超级工程的实施者,是圆梦工程的践行者。我们应当向默默无闻的劳动者致敬,他们创造了这五年的辉煌成绩。

这五年,国人创造了很多辉煌,这些秀美的诗行是人们用心谱写的结果。辉煌属于过去,我们应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前路漫漫,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每位国人都应以饱满的精神面貌,投身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齐心协力谱写“辉煌中国”的更加秀美的诗行!

整整五十分钟,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惊艳徐徐展开。

《辉煌中国》专题片第一章“圆梦工程”近日在央视一套播出,每个人,都看到自己心中的辉煌中国。当崭新的路、桥、车一一惊艳亮相,我们开始体悟到,中国在迈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进程中,不断焕发出攻坚克难的魄力、不畏艰险的勇气,与百折不挠的信念。

《辉煌中国》第一观后感 篇7

六集电视专题片《辉煌中国》播出前两集《圆梦工程》、《创新活力》,展示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中国在向前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国路、中国桥、中国车、中国港、中国船……一个个中国元素创造了无数个世界第一。

港珠奥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振华30,世界上最大的起重船,杭州湾跨海大桥、厦漳跨海大桥、平潭海峡大桥、青岛跨海大桥,都是世界级的。丹昆特大桥世界第一长桥,大胜关大桥全球第一座六线铁路大桥、兴洲大桥公铁两用斜拉桥跨度世界第一、北盘江大桥世界第一高桥、坝陵河大桥现在是全世界低空跳伞爱好者们最爱的地方、雀儿山隧道贯通,曾经山鹰都飞不过的山峰,现在10分钟就能翻越……,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复兴号、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中国移动互联网等一个个超级工程,让国人为之骄傲、自豪、振奋,让世人刮目相看,让国人沸腾到热血倒流。

在《圆梦工程》中,一座座跨海大桥,一座座跨崖大桥,让大海为之低头、让高山为之愧色,一辆辆“中国车”,让世界惊艳……中国人用中国智慧创造了一个个世界第一。把大海踩在脚下,让天堑变成通途,让空间不在遥远,让世界为之惊叹。我们惊叹工程宏伟同时,不禁感叹国家实力的强大。一个个宏伟的工程用事实证明,中国,正在向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一步步走近。

中国元素、中国声音、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赿来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奉献着不可估量的贡献,为中国赿来赿接近世界舞台中心而点赞!

这部纪录片,以纪实手法拍摄,用讲故事的方式、用一系列数据来展示成就。这是和前面播出的几部片子的最大区别。我们从上千个成就案例中,精选了65个故事、250个成就点位、采访了108个人物,还呈现了200组国家成就数据,使这部片子非常接地气、非常好看。在审片过程中,各方也都给予很高的评价,普遍认为让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进步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是的,如果没有“创新”和“科技”,那么中国也不会如此强大,我们也不会如此幸福。

2004年,苏州工业园区以“一天创造1个亿的GDP,一天上缴1260万元人的财政收入,一天引进4000万美元”的实力,赢得了“国内开发速度最快、竞争力最强的开发区之一”的`评价。

2005年起,实施“产业升级”“科技跨越”“服务业倍增”三大行动计划,是园区21世纪的大手笔。2009年又提出“生态优化行动计划”。四大行动计划成为领跑园区前行的“四辆马车”。

2008年,“十四岁”的园区实现GDP1001.52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5.08亿元,分别比开发之初增长了近100倍和300余倍,人均GDP接近德国平均水平。

从以上几个例子也可以看出“创新”和“科技”对中国的重要性和严重性。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学习,长大把自己的“创新”和“科技”献给祖国,使中国更加繁荣昌盛,使人民更加幸福和谐。

一组组数据,一福福图片,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时期激情拼搏的印记,是无数普通百姓品味喜悦拥抱幸福的刻,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生动证明。我们要努力,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把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奉献给祖国,使祖国更加强大。

《辉煌中国》第一观后感 篇8

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于近日在央视晚黄金时间播出,全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脉络,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纪录片《辉煌中国》通过壮观震撼的大规模航拍现场、生动热络的百姓生活现场、让人感动的一线生产现场等,展示了中国五年来取得的的辉煌建设成就,展示了普通百姓的自豪感和获得感,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一切充分表明,今日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这部纪录片,在形式上,更加接地气,以纪实手法拍摄,用讲故事的方式、用一系列数据来展示成就。从上千个成就案例中精选了65个故事、250个成就点位、采访了108个人物,还呈现了200组国家成就数据,这一组组数据,一福福图片,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时期激情拼搏的印记,是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生动证明。我们要努力,努力学习,努力工作,把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奉献给祖国,使祖国更加强大。

《辉煌中国》第一观后感 篇9

9月21日晚,中央电视台播出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第三集《协调发展》。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们可以从摄影师的记录中,看到天梯上孩子们的笑容,扶贫干部的汗与泪,姑苏小镇城乡统筹的奇迹,“闽宁模式”东西部牵手的成功跨越,一个个特色小镇、中心城市、城市群的兴起。而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以及萦绕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辉煌中国》正给我们展现了国家协调发展的宏大叙事。(wWw.995563.COM 经典范文网)

这是辉煌中国五年来的发展变化,从一个个小人物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家正在为东南西北中的协调发展努力,正在向一体化、一元化发展迈进。中国经历了几十年快速发展之后,西方经济学中那道所谓绕不过去的“中等收入陷阱”横亘在眼前。如何避免国家落入“陷阱”而停滞不前,中国正在用实际行动应对这些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五年来,国家从缩小发展中的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入手,努力回答几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让千百年来共同富裕的梦想照进现实,让中国的发展更加平衡协调、持续健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制度展示了特有的优势,而中国正在独具智慧地创造中国方案,更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制度自信。

《辉煌中国》记录下的时代烙印如此立体而真实,虽然北京的文化和科技,天津的金融和新制造,河北的现代商贸和物流,定位、优势完全不同,但是协同发展的`魅力却如此大,京昆高速、津保城际铁路、北京新机场,1小时通勤圈初步形成,13908亿元构筑起三地交通一体化的立体骨架。2016年,京津冀经济增速达到7.5%,经济规模占全国的10%,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步伐加快,从交通、人才、教育、产业、城市布局等方面入手,我们可以发现,如今炙手可热的雄安新区正成为协调发展的全新样板。“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当协调发展与中国制度优势有机结合,必将能够碰撞出辉煌中国的新篇章。

《辉煌中国》第一观后感 篇10

近日,观看了大型纪录片《辉煌中国》,这是一部让每个中国人充满自豪的纪录片,《圆梦工程》给我们拉开了感悟“辉煌力量”的序幕,又在《创新活力》、《协调发展》、《绿色家园》、《共享小康》和《开放中国》中开启一次次美丽的振奋人心的文艺旅行,让辉煌力量激荡我们全身。

无论是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还是复兴号、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中国移动互联网等一个个“超级工程”,无不展现出了中国基础建设的强大的实力和辉煌成绩。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由此得到提升。同时,整个世界不仅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强大力量,更惊叹于“中国创造”的迅猛速度。

中国经历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以后,终于又一次以 “主角”的身份走进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曾几度站在了历史的制高点,指点江山,号令群雄;又几度沉沦,落后挨打,国家主权惨遭战争铁蹄的`践踏。重塑大国风范,中国人民等待这一刻,实在太久了!看着电视纪录片中一个个令世界瞩目的“圆梦工程”铺展宏图,让人无不为之骄傲自豪,在这优异的成绩单中,人们找到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只有上下同心,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富强。从《辉煌中国》感悟“辉煌力量”,辉煌力量激励我们辉煌前进,取得新的辉煌成就。辉煌中国,砥砺前行。

《辉煌中国》第一观后感 篇11

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口、中国……昨晚,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首集《圆梦工程》在央视播出,通过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复兴号、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中国移动互联网等一个个超级工程,讲述了五年来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张张大网。

看着电视纪录片中一个个令世界瞩目的“圆梦工程”铺展宏图,中国人民无不为之骄傲自豪。首集《圆梦工程》既展示了中国装备制造开拓创新的精神,又体现了我国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五年过去了,13多亿中国人民收到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这优异的成绩单中,人们找到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辉煌中国》中大气磅礴、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让中国奔跑起来。兰渝铁路的建设构想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出现在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中,由于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这条铁路只能是定格于想象之中。兰渝铁路就像一碗“豆腐脑”,因为“天路”攻克的技术难题是冻土,兰渝铁路全线存在着“第三系富水粉细砂”地层,土质偏软,因此“怕软不怕硬”的隧道施工就像在“豆腐脑”里打洞,不仅难度大,而且极其容易涌水涌沙。中国智慧攻克道道难题,中国力量打破种种瓶颈,中国的铁路建设者最终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施工方案,用226座隧道、396座桥梁实现了被称为中国铁路建设之最的850公里穿越,通过多项创新工艺,用传统工法解决了世界难题,铁路建设技术也因此在世界上大放光彩。

一座座新城因高铁拔地而起,一家家企业因高铁实现弯道超车,一条条旅游线路因高铁由冷转热,海南环岛高铁、兰新高铁、哈大高铁、京广高铁等,2.2万公里的中国高铁总里程超过第2至第10位国家的.总和,其中近六成都是这五年建成的。这辉煌的五年,中国高铁实现了由追逐到领跑,从制造到创造,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完美蜕变,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展示了一个泱泱大国的实力担当,“复兴号”绽放出的速度与激情,更为中华民族复兴注入力量源泉。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辉煌中国》真实记录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这五年,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每一天都有惊喜,每一天都有奇迹,这样的发展速度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民都满怀期待,期待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辉煌中国》第一观后感 篇12

日月如梭,时间总是按它的规律悄然运转。最近我看了一部纪录片——《辉煌中国》,这部纪录片记叙了中国的一个个庞大成就:中国天眼,港珠澳大桥,蓝鲸一号等。经过这个纪录片,我了解到了中国的农业与工业的展开水平,以至有些地域都能够运用机器人来替代人类中止机器的消费或农产品的培育,这都表现了中国的富强,彰显了中国在国际上的位置。

记得在《辉煌中国》的一个片段里说到了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最后的沉管衔接,每个沉管之间的.距离,必需牢牢地控制在十几厘米的内,在这衔接沉管之前,港珠澳大桥的总工程师反重复复的检查了这最终的沉管。在衔接的过程中,有一大批的潜水员下水中止实时勘察,避免这最后的沉管有着任何的漏洞,随着离海底的距离越来越近,空中人员也越来越慌张,五米四米三米两米一米,随着衔接沉管的胜利,大家在指挥室里热烈喝彩,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这个衔接着香港,澳门,珠海的大桥终于能够通车了!

这不但表现了中国的富强,更凸显了中国的科技研发水平的高度,证明中国的科技研发水平是位于世界前列的。我为我们国度的科技水平感到无比的自豪,中国速度!中国科技!中国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