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你的位置: 检讨书大全 > 检讨书范文 > 导航

立秋古诗

发表时间:2025-05-04

立秋古诗。

立秋古诗 篇1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立秋古诗 篇2

《思佳客·立秋前一日西湖》

宋·高观国

不肯楼边著画船。载将诗酒入风烟。

浪花溅白疑飞鹭,荷芰藏红似小莲。

醒醉梦,唤吟仙。先秋一叶莫惊蝉。

白云乡里温柔远,结得清凉世界缘。

立秋古诗 篇3

《宣府逢立秋》

清·计东

秋气吾所爱,边城太早寒。

披裘三伏惯,拥被五更残。

风自长城落,天连大漠宽。

摩霄羡鹰隼,健翮尔飞搏。

立秋古诗 篇4

《立秋日》

唐代:司空曙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澹日非云映,清风似雨馀。

卷帘凉暗度,迎扇暑先除。

草静多翻燕,波澄乍露鱼。

今朝散骑省,作赋兴何如。

立秋古诗 篇5

《六月二十三日立秋喜闻贼平镇将凯回归府官俱》

(元)方回

乱起杏花落,贼平梧叶飞。

顿忘三伏暑,竟解万山围。

大将伤流矢,诸军曳血衣。

先登不如此,焉得凯歌归。

立秋古诗 篇6

《立秋夕》

宋代:武衍

水花香弄晚风清,閒立梧桐看月生。

夜漏向深秋始觉,一天星湿露华明。

立秋古诗 篇7

《望秦川》

唐·李颀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凄其霜露浓。

立秋古诗 篇8

《六月十三日立秋》

宋朝·杨万里

暑中剩喜立秋初,特地西风半点无。

旋汲井花浇睡眼,洒将荷叶看跳珠。

立秋古诗 篇9

《立秋》

宋代:王十朋

节物催吾老,天涯见立秋。

凉微金尚伏,暑炽火初流。

家远思尝稻,年衰怯戴楸。

归耕期已近,河汉望牵牛。

立秋古诗 篇10

《新秋》

唐·齐己

始惊三伏尽,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云峰晚更奇。

垄香禾半熟,原迥草微衰。

幸好清光里,安仁谩起悲。

立秋古诗 篇11

《立秋日九龙沟观莲》

明朝·李维桢

径僻山深事事幽,尘情如洗坐夷犹。

相看菡萏千花色,不受梧桐一叶秋。

带雨香从衣上惹,凌波影入酒中浮。

宜人少女风微扇,无数红裙荡小舟。

立秋古诗 篇12

《舟中小酌》

宋代:戴复古

独立秋风里,怅然思故乡。

渚头沽美酒,船上作重阳。

篱菊一枝瘦,溪鱼三寸长。

客中聊尔耳,亦可慰凄凉。

立秋古诗 篇13

《舟中立秋》

清代: 施闰章

垂老畏闻秋,年光逐水流。

阴云沉岸草,急雨乱滩舟。

时事诗书拙,军储岭海愁。

洊饥今有岁,倚棹望西畴。

立秋古诗 篇14

《立秋日》
唐·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词如惜别,柳意已呈衰。

事国终无补,还家未有期。

心中旧气味,苦校去年时。

立秋古诗 篇15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唐)白居易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我们精彩推荐立秋古诗专题,静候访问专题:立秋古诗

文章来源:http://www.jt56w.com/jiantaoshufanwen/79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