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味的糯米糍作文(汇集11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糯米记忆初三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美味的糯米糍作文 篇1
早晨,太阳从窗帘的薄缝中出来,驱散了空的浓密空气。楼下早餐店里的蒸汽也飘了进来。
“起来!”母亲走进我的房间。我睁开眼睛,揉揉惺忪的眼睛,下了床。洗完澡后,我来到桌前。
早餐是糯米加甜豆花,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餐,也是其他国家没有的一餐。
在江南地区,温州人最爱吃糯米。在一碗晶莹剔透的白糯米里倒入咸、鲜、中、肥而不腻的肉末汤,然后铺上香脆可口的油条。香气随着热空气向上滚动。一碗风味独特的温州糯米,丰富了每天早上的期待。
我去过宜兴和绍兴,那里糯米的影子消失了,只有油条摆在面前。根据微博上的一项调查,超过90%的温州居民将错过温州的糯米早餐。豆花,虽然在其他地方也能看到,但在其他地方却随处可见,比如温州人熟悉的咸豆花和甜豆花。同时,家乡的味道也变得淡了。
父亲说:“糯米的另一个身份是煮饭。我们小时候,煮饭是从蒸笼里蒸出来的,所以它也有丝和竹子的味道。苏轼曾说:“我可以陪玉帝在上面,陪乞丐在北田院在下面。在我面前,世界上没有坏人。“我认为糯米有点像东坡,它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是平等和自由的。在糯米面前,每个人都感到温暖和平等。无论您是一个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孩子,还是一个饱览沧桑的江湖老客,只要您想吃就有颗好牙,不想轻易疲倦的心,您就能从糯米中找到一种日常的熟悉的'温暖。”
是的,古代的糯米有多像烹饪!我父亲是对的。现在许多做糯米饭的人不再使用蒸汽笼,而是使用电饭锅。但是不管你怎么做,你都不能让它尝起来像他小时候那样。
早晨,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遮住了我。看着楼下早餐店的方向,我能从蒸汽中闻到家乡的味道。
美味的糯米糍作文 篇2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一样年俗特产,我的家乡——诸暨也不例外。寒假里,我们就去看了诸暨的特产——麻糍,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
那天,我们一家人走进了一家做“手工麻糍”的店。那里人山人海,来买麻糍的人络绎不绝。
“快看!麻糍开始做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于是,爸爸带着我,冲进拥挤的人群中,去看做麻糍。
只见面前有一个大木桶和大木锤,还有一个盆子,里面装满了水。我偷偷拎了一下大木槌。哇!好重啊!我费出了九牛二虎之力,可也只能拿起来一点点。
几分钟后,一个拿着大铁锅的师傅迎面走了过来,他走到木桶跟前,把锅里的东西倒了出来。顿时,一股冲天的白气瞬间扩散了开来,像一条白龙,直冲云霄。待那热气散去,我才看清那热气底下的真面目:一坨面团!这大概就是用来做麻糍的吧。
大师傅把木槌拎了起来,双手持锤,放进面团里,拼命地旋转着木槌,不停地捣面团。面团越来越软。过了一会儿,大师傅举起了木槌,砸向面团,提起来,砸……在提锤子的那一瞬间,另一名工作人员还把手放进水里,然后迅速地将手放进面团里糊一下。锤了许多次后,面团变得又松又软。
大师傅们把处理好的面团铺到涂有黄豆粉的案板上,用手不停地揉搓,搓到铺满了整个案板。然后,一位工作人员将面饼切成小块,并涂上红糖,麻糍就可以吃了。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年俗和传统,我们应当尊重它们!
美味的糯米糍作文 篇3
说起装花团子,它的名气可不小呦!它可是我们常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装花团子衬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所以我们常州人非常喜欢装花团子。这个常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为人们的过新年、盖新房增添了不少喜气呢!
装花团子上的图案各种各样,有是人物的图案,有的是植物的图案,也有的动物的图案。
今天我们就在学校的大厅见到了传说中的装花团子,其中,我最喜欢青龙图了,一看见青龙,就给了我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青龙是古代四大神兽之一,所以青龙就象征着飞黄腾达的意思。这个青龙颗威武了,曲折蜿蜒的身体,身上长满了数不胜数的龙鳞,在阳光照耀下显得霸气十足,它还张开了血盆大口,就给了我们一种可怕要屈服的他的眼神……听了我的介绍你喜不喜欢青龙图案的装花团子呢?
如今,装花团子非常稀少,作为常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它,喜欢它,让它永远存在于我们的世界里吧!
美味的糯米糍作文 篇4
一到春天,我便想起农历三月初三家乡的庙会和庙会上那诱人的藕摊。
每逢三月初三这一天,家乡的人都会把远的近的亲戚带到这里来,这时,街上就热闹了起来。三月初三的街上到处都是摊点,有卖农具的,有卖服装的,有卖布匹的,有卖家电的。吃的摊点就更多了,他们用各种好听的音调编成顺口溜招揽顾客。什么臭凑豆腐,清蒸田藕……真是五花八门。我这人最喜欢吃,别的都吸引不了我,唯独对藕摊上粘粘的藕情有独钟。
摊点上的藕分两种:一种是不放填料煮的藕,一种是灌了糯米的糯米藕。煮藕的锅特别大,锅是放在一个大缸上面的,缸壁上有个大洞,从这里可以把木柴放进去烧。最特别的就是那锅盖了,是用很多翠绿翠绿的荷叶编成的`。用这样的锅盖煮出来的藕,不但清香四溢,而且口感非常的好,这在自己家里是无论如何也煮不出来的,尤其是糯米藕。
往年,看见藕摊,我总会迫不及待地走上前去,买上一段糯米藕,细细地咬一口,香香的,滑滑的;用手轻轻一拽便抽出好多长长的、软软的丝。糯米藕甜而不腻,既有芋头的滑,又有山芋的粉,真是世间极品呀!吃的时候,嘴角两边会粘有黏糊糊的似浆糊样的东西,虽然这样,我还是会一口接着一口地咬着,直到吃得肚子饱饱的才肯闭口。
很可惜,今年的三月初三是星期二,我不能回家乡了。放晚学后,我特意找到步行街一个煮藕的小摊,只见锅里煮着一大锅藕,色彩粉红,很是诱人。虽然没有糯米藕,我还是买了一段藕,咬了一口,不觉有些疑惑,这是藕吗?涩涩的,没有家乡藕的清甜、细腻,唉!怎么就吃不出家乡庙会上藕的味道呢?
美味的糯米糍作文 篇5
今天陈思柔妈妈带着我和陈思柔去图门烧烤。在去图门烧烤的路上,我有幸品尝了一种叫麻糍的美食。
麻糍是怎样做出来的呢?我怀着好奇的心情仔细地观察着,原来它是由一些糊糊的白色液体,放在一个大铁罐里,然后在后面转一下什么东西,大铁罐上就会长出一双白白的大“眼睛”,“眼睛”在一把铲子的帮助下一眨一眨的,好象在想办法似的,“砰”的'一下两只圆球就在早已准备好的配料里“玩”了起来,一下、二下、三下……一碗麻糍就出现了,那香味把我谗得口水直流。
几分钟不到,三碗麻糍就“各就各位”了。我挑了一碗,仔细一看,呀!原来那圆圆的球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千奇百怪,形态万千的小糊块儿,我有些纳闷,想这“魔术”变得咋那么快呀!一下子就变形了,古怪!再看一眼配料,就让你头晕目眩了,那配料的颜色真多,有白色,有黑色,有黄色还有透明色,我瞪大了眼睛,那白色的不就是白芝麻吗,那黑色的不就是黑芝麻吗,那黄色的不就是坚果吗,那透明色的不就是冰糖吗。咦?它们几个“小喽喽”怎么摇身一变成了妙不可言的麻糍了呢?
正当我胡思乱想时,陈思柔已经吃了起来,我看见也“大开吃界”了,我和陈思柔边走边吃,没想到竟走过了头,幸好陈思柔妈妈叫住了我们,不然我们非走到北极不可。
麻糍的味道鲜美,咬上一口粘粘的,那种感觉真好。不一会儿,我就把麻糍吃得一干二净。陈思柔数了数剩下的,说她有十二颗,我一听,马上向她的麻糍伸出了“罪恶之手”,抢来了一颗,可我还是意犹未尽。
哎!我为什么不拿那一碗麻糍呢!
美味的糯米糍作文 篇6
昨天,我做了一瓶泡泡。
我先找一个杯子,把冷水倒进去,放一点茶和洗衣粉,用小棒搅拌一下,我把杯子放在了阳台上(这是按照书上做的),到了今天,我把一根吸管拿出来,弄一点水,我坐在了家门前,吹了起来。
我看着我吹的泡泡在阳光的照耀下五颜六色的,怪漂亮的,我喜欢极了。
我真喜欢泡泡。
美味的糯米糍作文 篇7
晚稻收割后,糯米刚刚晒干,村里的女人就开始张罗舂麻糍。据说,真正舂麻糍是在冬至那天,但现在村里人已不讲究时间了。只要新糯米晒干,村里便有人提议舂麻糍,尤其是双休日,妈妈趁我们在家休息,约了隔壁婶婶一起合舂。我自然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那天,我起得特别早,亲眼目睹了妈妈舂麻糍的情景。只见妈妈先把糯米放在水里浸着,直到傍晚才捞起。中饭后又忙着炖赤豆(作馅用),炒黄豆磨粉。爸爸干活回家则忙着借倒臼、木榔头和甑等器具。
晚饭后,妈妈再把浸过的糯米倒在甑里,把糯米蒸熟,放到一只大倒臼里,用二、三十斤重的木榔头舂。每舂一下,需要往中间拨一下,否则,饭会粘在一起。因此,舂麻糍是挺费力的',往往舂二、三十下需换一个人再舂。过几分钟后,还需要加上少量的热水再舂。你听,那“嗨呦嗨呦 …… ”的劳动号子声,人们的欢笑声,奏成了一曲动听的歌谣。
最后是团麻糍。奶奶、妈妈把手浸湿,到倒臼里切一块舂得粘乎乎的糯米团,搓薄,然后放上赤豆馅,对折,再用手捏圆,撒上黄豆粉。这样,麻糍才算大功告成,我也早已馋得口水直流了。
小朋友,如果你有机会到我们家乡来的话,热情、好客的家乡人民定会把这甜津津、糯滋滋的麻糍送给你,让你一起分享这劳动的快乐。
美味的糯米糍作文 篇8
麻糍是老家的特产,它相当于年糕,但又不同于年糕。年糕是用粳米做的。而麻糍,用的是糯米。麻糍好吃,但麻糍是怎么做成的呢?我一直很好奇。
今天,我跟随爸爸妈妈去了赤石乡。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素有“玫瑰小镇”著称的小山村。我们来到一户农家,家里的阿婆正将浸泡好的糯米倒在大蒸笼里,放在锅里蒸呢……
蒸了许久,糯米蒸熟了,四五个人便把大米桶抱起,扣进大石米窑里。这个大石窑足有一米宽两米高,很壮观。开始打麻糍了,只见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拿起了丅形的大木棍捣那热气腾腾的糯米饭,并由一个人不时地将糯米饭翻动。整个过程相当于和面,将饭敲打成了和熟的面。因为糯米会粘到木棍上,所以,一个老奶奶便端来了一盆冷水,说:"用这个蘸一下吧!这样就不会粘上去了。"就这样一蘸一打,配合的'非常默契!我家爸爸也按捺不住的说,我也来试试吧。只见他挥动着木棰用力敲打着糯米,只持续几分钟就见他汗流浃背。看来打麻糍真是一件体力活。其他的叔叔伯伯也纷纷表示要表现一下,就这样你捶几下我捶几下,麻糍就打好了。
糯米捶好了好像和好的一团面,阿婆把麻糍装到铁盆子里,再把它用手撕出一片一片的,揉一揉揉成团,然后把白乎乎的团团放进早已准备好的黑芝麻粉堆里。就这样,裹了一层黑芝麻粉的麻糍就做好了,夹一个尝尝,香糯可口,嚼劲十足,实在是美味啊!因为麻糍很黏,还总爱粘牙,所以要嚼很久,嚼着吃着,所有人都吃成了一只黑牙黑嘴的小花猫。哈哈哈…
这次赤石乡之行非常幸运,让我看到了麻糍的的制作过程。我深深的感受到,一粥一饭当之来之不易。作为新生代的我们,真的应该厉行勤俭节约,从我做起!
美味的糯米糍作文 篇9
广东早茶最有名了。艇仔粥、虾饺、酱鸡脚、荷叶糯米鸡……其中,我最喜欢吃荷叶糯米鸡。
那是一种跟粽子有点像,又不是粽子的食物。它跟粽子一样用叶子包着糯米和馅做成,不过它是用特殊的叶子。荷叶香香的,那种清香和糯米的香味交缠在一起,闻着让人垂涎欲滴。里面还有两三块小的鸡肉和几块贝肉,别看它们小,它们让整个荷叶糯米鸡有了肉的`香味,荷叶的淡淡清甜香与鸡肉贝肉鲜美醇厚的肉香融合在一起,那味道简直妙不可言。
将荷叶剥开,糯米鸡的香味也一丝一丝泄露了。这香味调皮地往我鼻子里钻,我不禁食指大动。嗯,味道咸咸的,还有一丝荷叶的清甜。鸡肉被荷叶的香味熏得清香四溢,我吃得特别满足。吃几口后停下来,还齿颊留香。那几块指甲盖大的贝肉入口即化,吃完后不禁让人想说,怎么肉不放多点呢?可是,肉一放多,荷叶的香味就会被肉味盖去了,特色就没了。
作为肉食动物的我将肉吃完后,终于将注意力放在了主食——糯米上面。用勺子挖一大勺放进嘴里,口感饱满,将糯米吞下去,却还有香味留在嘴里,咽一口,咽不下去,那芳香还在舌头上跳芭蕾舞,轻盈、快活。在用勺子挖一小勺,软糯可口。估计就算是杨贵妃,也难吃到如此人间美味吧?
美味的糯米糍作文 篇10
今天社团课,是一节独一无二的社团课,我们去四都小学过麻糍节了!麻糍甜蜜松软,我想着想着,连口水都流出来了。
坐了半个小时的车,终于到了四都小学,看,篮球架那边还放了几个石臼呢!我们四年级的同学齐刷刷地坐在地上,看了精彩的表演,捐好了书,我就围成圈看着四都小学的老师打麻糍了。
我们看着打麻糍的老师,首先把几大勺热腾腾、香喷喷的米饭倒进石臼里,然后用石硾碾一下里面的米饭。坐在石臼边的人,用水泼一泼。现在开始打麻糍了。打麻糍的老师,扎起马步,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再举起石硾,准备来一个“重力一击”,石硾打去时,里面被碾的米饭就“啪噼”响了一声。而在石臼边的人马上在石臼里面快速翻了一下子,石硾又打下来。就这样一翻一打、一翻一打……我们都不禁齐声为打麻糍的老师说:“加油!”打麻糍的老师听到了我们的加油声,速度加快了,力量也变大了,仿佛得到力量似的,最有趣的是有些同学用铁碗和筷子敲起了“饥饿交响曲”。我们坐在周围的旁观都像观猴子一样,眼睛睁得大大的。过了一会儿,麻糍终于打好了,而我们像饿鬼一样,使劲地敲着铁碗,碗里的饭早已被打成一堆“浆糊”了。Jt56W.COM
到了梦寐以求的.吃麻糍时间,大家蜂拥而上,老师叫我们排队,我们只好一个一个排着队享受这麻糍的美味了。终于轮到我了,一位家长把一块麻糍递给我,我一大口把这一块麻糍塞进嘴巴里。“哇噻!太好吃了!比小摊上的麻糍好吃多了!”麻糍进入嘴巴里时,一股甜蜜的滋味涌上我的舌头,刚吃进去,麻糍的味道就被我记住了,对我来说真是“舌尖上的美味”呀!
麻糍节结束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四都小学,在公车里,心里还在想着甜美的麻糍。
美味的糯米糍作文 篇11
今天,外婆要教我包团子啦!
开始包团子了,外婆先把雪白的糯米粉洒在干净的盆里,再把热水均匀地浇在面粉上,不停地搅拌,用力地搓揉,揉成一个大面团。这可是个体力活儿呀!不一会儿,外婆的鼻子上就冒出汗来了。接着,外婆把面团搓成长条形,分成大小差不多的小面团。我把一个个小面团搓成了球形,再学着外婆的样子把小面球做成了碗状,可刚开始我总做成一个小饼,外婆教了我很多次,终于能做成一个小碗了,就用勺子把馅放在小面碗里。最后我左手托住小面碗的底部慢慢地转动,右手把团子的开口捏拢。我把团子做成我喜欢的形状,一个团子就大功告成了!
很快,一个个团子出炉了,我看着自己第一次做出的团子,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外婆对我说:"团子象征着团团圆圆,幸福甜蜜。"我爱吃团子,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