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你的位置: 检讨书大全 > 检讨书范文 > 导航

国学经典诗歌摘抄

发表时间:2025-04-04

国学经典诗歌摘抄。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明的核心载体,诵读经典对中小学师生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国学经典的诗句的相关资料,供大家欣赏学习!

国学经典诗歌摘抄 篇1

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

3.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诗经》

4.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卫风·氓》

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小雅·鹿鸣》

6.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7.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王风·黍离》

8.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

9.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10.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11.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2.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13.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14.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1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16.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17.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弟子规》

18.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19.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战国策》

20.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国学经典诗歌摘抄 篇2

1、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 鹿柴

空山不见仁,但闻仁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仁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咏柳 / 柳枝词

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枫桥夜泊

作者: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6、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7、登鹳雀楼

诗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赠汪伦

作者: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仁。

10、山行

作者: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仁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国学经典诗歌摘抄 篇3

一、《弟子规》

二、《三字经》

三、《百家姓》

四、《千字文》

五、《论 语》10段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 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7.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10.子曰:"君子欲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六、《老子 大学 中庸 庄子》11段

《老子》节选

1.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 其私。

2.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3.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大学》节选

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中庸》节选

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

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3.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庄子》节选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2.《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吾闻诸夫子:圣人不从事于务,不就利,不违害,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

七、《孟子》6段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

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5.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徵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八、《陋室铭》刘禹锡(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皆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九、《劝 学》荀子(战国)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戢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十、《杂说四.笠翁对韵一东》

《笠翁对韵一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朦。腊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荷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

国学经典诗歌摘抄 篇4

一 幼儿园阶段

(一)国学经典:

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三)简要说明:

"三百千"及"人文成都专题"所选的诗文,要求以普通话注音,"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让孩子从小就把"三百千"完整地记忆,准确地诵读,获得基本的文化熏陶,得到规范的语言训练,对祖国对家乡有基本的感性的认识和爱。

二 小 学 阶 段

小学一二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弟子规》

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二)古典诗词:

《咏鹅》、《草》、《静夜思》、《春晓》、《清明》、《一去二三里》、《悯农》(其

一)、《江上渔者》、《江南》(汉乐府)、《江南好》(词)、《风》、《咏柳》、《望庐山瀑布》、《登鹳雀楼》、《村居》、《悯农》(其二)《游子吟》、《游园不值》、《枫桥夜泊》、《春日》、《回乡偶书》、《敕勒歌》、《山行》、《梅花》、《江雪》、《长歌行》(汉乐府)。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幼儿阶段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渐悟词义句义,但不讲解,不分析。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名胜联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让其实地地去走走、议议。

小学三四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朱子童蒙须知》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对韵歌》

(二)古典诗词:

《江雪》、《忆江南》、《绝句-迟日江山丽》、《小池》、《江南春》、《塞下曲--林暗草惊风》、《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早发白帝城》、《九月九忆山东兄弟》、《滁州西涧》、《寻隐者不遇》、《题西林壁》、《夏日绝句》、《望天门山》、《秋浦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乐游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七步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送元二使安西》、《题临安邸》、《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鹿柴》、《赠汪伦》、《宿建德江》、《古朗月行》、卜算子【宋】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浪淘沙

【南唐】李煜"帘外雨"、虞美人·听雨【宋】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 魂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一二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释版的《弟子规》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历史名人诗词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应当讲讲他们在文化上的成就,他们的一些动人的故事。比如,我们诵读了诸葛亮的《诫子书》,就可以讲讲有关的故事。

小学五六年级:

(一)国学经典: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弟子规》、注音版的《孝经》

有计划地完成《颜氏家训·风操第六》、《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二)古典诗词: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竹枝词》、《泊船瓜洲》、《望湖楼醉书》、《春江晚景》、《题西林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赠花卿》、《示儿》、《石灰吟》、《竹石》、《过零丁洋》、《黄鹤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天净沙--秋思》、《渔歌子》、《独坐敬亭山》、《春望》、《别董大》、《竹里馆》、《春夜喜雨》、《乌衣巷》、《望岳》(杜甫)、《观书有感》(朱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满江红》、《如梦令》(李清照)、《念奴娇o赤壁怀古》、《关雎》(诗经)、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鹧鸪天·西都作【宋】朱敦儒 、扬州慢·【宋】姜夔 、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宋】文天祥"乾坤能大"、临江仙·夜登小楼记洛中旧游【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

(三)人文成都专题诵读

(四)简要说明:

有序重复,循序渐进,要巩固三四年级诵读成果和强化其记忆的基础上,完成注音版的`《孝经》的诵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通晓其义,可以适当讲解,适当讨论。古典诗词的诵读要特别注意"口诵心惟",要学生能背诵,还能够大概地理解其意思,以"三看三抓三品"的原则指导学生诵读。"人文成都专题诵读"中成都历史名人诗词的诵读,不仅要让学生背,还要应当讲讲他们在文化上的成就,他们的一些动人的故事。

国学经典诗歌摘抄 篇5

1.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

2.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不敢暴虎,不敢冯河。——《小雅》

4. 有真才者,必不矜才;有实学者,必不夸学。——《格言连璧》

5.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6.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7.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8.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

9.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10.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1.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12.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宋朱熹读书之要》

13.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1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6. 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17.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8.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礼记》

19.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20.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国学经典诗歌摘抄 篇6

1、节约时间的古诗”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意思是: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2、原文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3、注释

①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

②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③长啸:大声呼叫。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宋·岳飞《满江红》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许地山《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

④三十功名尘与土:三十年来,建立了一些功名,如同尘土。

⑤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⑥等闲:轻易,随便。

⑦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⑧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

一说是位于邯郸市磁县境内的贺兰山。

⑨朝天阙:朝见皇帝。

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又,明·王熙书《满江红》词碑作“朝金阙”。

译文我愤怒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被顶飞了。独自登高凭栏远眺,骤急的风雨刚刚停歇。

抬头远望天空,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三十多年来虽已建立一些功名,但如同尘土微不足道,南北转战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靖康之变的耻辱,至今仍然没有被雪洗。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我要驾着战车向贺兰山进攻,连贺兰山也要踏为平地。我满怀壮志,打仗饿了就吃敌人的肉,谈笑渴了就喝敌人的鲜血。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4、简析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这首爱国将领的抒怀之作,情调激昂,慷慨壮烈,充分表现的中华民族不敢屈辱,奋发图强,雪耻若渴的神威,从而成为反侵略战争的名篇。

2.需要12首关于勤俭节约的古诗(要完整、作者、诗名)

1.悯农二首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咏史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几人曾预南熏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3.《三字经》中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句有哪些

幼不学老何为苏老泉

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简介: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摘要: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

赏析:

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从“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三才、三光、三纲、四时、四方、五行、五常、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分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诸子的著作;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三皇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

国学经典诗歌摘抄 篇7

1、诗经――《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诗经》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经《诗经》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夭《诗经》

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诗经》

5、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诗经》

6、不愧于人,不畏于天。 《诗经》

7、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

8、式微,式微,胡不归?《诗经》

9、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诗经》

10、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

11、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诗经》

12、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诗经》

13、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诗经》

14、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

15、维以不永伤,维以不永怀。 《诗经》

16、兮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诗经《诗经》

17、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诗经》

18、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诗经》

19、国风郑风出其东门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A,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聊可与娱。 《诗经》

20、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广袖飘飘,今在何方?几经沧桑,几度彷徨。衣裾渺渺,终成绝响。 ――诗经《诗经》"

国学经典诗歌摘抄 篇8

1、平生个里愿杯深。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2、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3、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贺铸《西江月携手看花深径》

4、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5、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李白《焦山望寥山》

6、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7、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阿鲁威《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

8、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9、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10、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屈原《国殇》

11、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祖咏《望蓟门》

12、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13、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戚继光《望阙台》

14、幽姿不入少年场。陆游《朝中措梅》

15、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16、年年为客遍天涯。赵长卿《阮郎归客中见梅》

17、今年海角天涯。李清照《清平乐年年雪里》

18、由来万夫勇,挟此生雄风。李白《结客少年场行》

19、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20、儿云翁买不须钱,奉赊痴呆千百年。范成大《卖痴呆词》

21、风蒲猎猎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道潜《临平道中》

22、敢违渔父问,从此更南征。杜甫《陪裴使君登岳阳楼》

23、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

24、冉冉年华吾自老。辛弃疾《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

25、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虞集《院中独坐》

26、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27、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黄庭坚《牧童诗》

28、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9、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30、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苏轼《少年游润州作》

国学经典诗歌摘抄 篇9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9、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10、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

1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史记留侯世家》

1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16、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17、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孟子》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19、见利不亏其义,见死不更其守。——《礼记》

2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21、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尚书》

2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2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2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国学经典诗歌摘抄 篇10

1、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袁去华《瑞鹤仙郊原初过雨》

2、客衣尘土终须换,好与湖边长芰荷。王守仁《春晴》

3、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4、夜深后、寒消绛蜡,误碎月、和露落空庭。朱晞颜《一萼红盆梅》

5、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王维《渭川田家》

6、绿水接柴门,有如桃花源。李白《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

7、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8、过眼年华,动人幽意,相逢几番春换。王沂孙《法曲献仙音聚景亭梅次草窗韵》

9、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10、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11、争抱寒柯看玉蕤。苏轼《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12、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张道洽《岭梅》

13、芳晨丽日桃花浦,珠帘翠帐凤凰楼。上官仪《咏画障》

14、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白居易《采莲曲》

15、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16、枝上露,溅清泪。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17、忆醉三山芳树下,几曾风韵忘怀。辛弃疾《临江仙和叶仲洽赋羊桃》

18、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

19、一涓春水点黄昏,便没顿、相思处。史达祖《留春令咏梅花》

20、不寻俗,娇鸾彩凤风流处。周文质《小桃红咏桃》

21、一枝先破玉溪春。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22、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曹组《蓦山溪梅》

23、湿云不渡溪桥冷。朱淑真《菩萨蛮咏梅》

24、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齐己《早梅》

25、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程垓《最高楼旧时心事》

国学经典诗歌摘抄 篇11

1、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7、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8、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0、蜀相 杜甫

蜀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1、浣溪沙 晏殊(宋)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2、如梦令 李清照(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3、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4、望岳 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过零丁洋 文天祥(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6、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7、月下独酌 李白(唐)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8、从军行 杨炯(唐)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9、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0、浣溪沙 苏轼(宋)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