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智教案(通用2篇)。
启智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吹、祝”等14个生字。会写“吹、地”等6个字。
2、以用欢快的语调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随着优美的曲调歌唱。
3、感受生活的快乐幸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激发实现未来理想的愿望。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切入举偶
1、歌曲引入:播放《快乐的节日》,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快乐的节日》。(板书课题)
(以歌曲导入新课,创设情境,营造并引导学生感受节日气氛。同时,学生在听与跟唱的过程中感知或复习了歌词内容,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2、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节日?过节的时候你们开心吗?谁能把当时快乐的'情形介绍给大家听?今天,我们一起来分享《快乐的节日》。(板书课题)
(挖掘情感体验,激发情感投入。)
对话平台
自学(自选方式,自主读文,培养学习能力。)
1、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组内合作学习,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1)利用书中的“我会读”,组内互读,互相帮助把字音读准。
(2)选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引导学生互评。
识字(合作交流,自主识字。)
1、出示字词卡片,指读生字。教师适时强调重点字音:如“祝”读翘舌,“祖”读平舌。
2、你还有哪些新的识字方法吗?
3、游戏巩固,利用卡片猜读词语。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交流方法,激发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诵读(感知课文内容,引导感情朗读。)
1、分段读课文,引导学生评价,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2、听范读,试着说出自己的感受。
3、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
(坚持以读为主的活动设计,把握读书的目的性、层次性、指导性。可以使学生在充分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得到感染,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和体验。)
写字(引导观察,分类指导,突出重点,自主写字。)
1、出示“我会写”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分析归类。
2、从中选择典型字练习,写一写,评一评。其他字借鉴以前的熟字练写。
3、展示写字成果,师生共同评价。
(写好汉字,培养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人感悟汉字的形体美,激发热爱祖国文字的热情,激发写字兴趣,培养写字习惯。)
启智教案 篇2
课前思考:
因为担心学生不明白“跳马”是怎么一回事,体验不到“小加”原来害怕的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所以我们原想课前尝试让学生“跳一跳”。后来考虑到安全因素,放弃了。
回归课文后,我们发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笑”。于是,决定让学生先找出课文描写了哪些人的“笑”,然后对比:妈妈两次“笑”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爸爸的“笑”和妈妈的区别是什么?
找到了“对比”这个方法后,大家茅塞顿开,又把小加开始的表现与平时对比,再把他听了妈妈的话前后不同的心情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感悟作者的主旨。
教学建议:
一、生字词教学:
1. 识字:吞、丧、绝
2. 写字:慢、丧、努。
3. 理解:慢吞吞、垂头丧气、不由自主、专心、反常、难为情等。
二、朗读教学:
1. 引导学生注意从人物的行为和话语中了解人物的心情,读出不同的语气。
2. 分角色朗读时,要利用提示语体验人物的感情。
三、感悟体验:
1. 小加的表现与平时有何不同?后来心情有什么变化?
2. 妈妈说的'有没有道理?小加应不应该再来一次?
3. 你失败过吗?读了课文后有什么感想?
四、语言文字训练:
1. 区分“在”和“再”的不同用法。
① 出示两个字:在、再
② 谈谈这两个字的用途: “在”与地点、时间有关, “再”与“又”“重新”有关。
③ 选“再”、“在”填空:
( )来一次 ( )五月一日
( )做一遍 ( )教室里
2. 从“慢吞吞”、“不由自主”和“专心”中选一个写一句话。
五、课后阅读:《寒号鸟》《我多么想弄明白》
六、课后拓展:想象小加再去跳马的情形,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