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你的位置: 检讨书大全 > 工作检讨书 > 导航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汇编20篇)

发表时间:2019-02-18

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汇编20篇)。

(1)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彻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成办发)[20xx]5号文件精神,不断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在县老龄委的积极指导下,20xx年我镇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孤老、困难老人、空巢老人的居家养老工作。现将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不足汇报如下:

一、成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经镇党委会研究成立由镇长余素兰为组长,副镇长田金珠为副组长,老龄办具体负责,民政、残联、财政所协同配合的镇居家养老工作领导小组。各村村主任是第一责任人,组织和落实此项工作;会计负责经费的日常管理和使用,做到专款专用、有账可查;各组组长要密切关注老人的生活情况,随时汇报情况。

二、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

组织参与这项工作的同志学习成都市《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使之认识到我们为什么要开展居家养老工作,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怎样开展,以及工作的主要内容、服务方式和基本原则。

三、深入调查,认真落实。

对我镇现有的散居五保户、农村低保户以及空巢老人进行摸底。先由各村提供符合条件的老人名单,再会同民政、残联工作人员进行入户走访调查,亲耳听、亲眼看。通过大家认真负责的筛选,除去即将进入敬老院的五保老人,我们最终确认了36户符合条件的老人作为服务对象,并在全镇范围内进行了公示。

四、服务的主要内容和服务人员的选用。

针对我镇居家老人大都是残疾人,缺少劳动力,农忙时节无法耕种的现状。我们因地制宜,平时按每周一次的固定服务时间,农忙时节再组织人员进行突击。日常的服务以洗衣、做饭、打扫清洁卫生为主。居家老人都比较分散,要请专业的家政人员不切合实际。我们决定按就近原则,就在周围找赋闲在家、为人亲和、爱清洁、有孝心、口碑好的家庭主妇。经过统一的业务培训后方能上岗,镇上跟她们按照每服务一次15元签订劳动协议。

五、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和奖惩制度。

为了使这项工作能够强力、有效的开展,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监督管理机制。经党委会研究:居家养老工作纳入对镇、村、组三级干部的年终考核,与经济挂钩;为所有服务对象建立服务卡,每做一次上门服务都要在上面写明服务的内容并签名,凭卡结算当月的服务费用。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季度按照服务人员人数不低于30%的比例进行满意度抽查。凡满意度低于80分的扣发当月服务费。有效提高了居家养老工作满意度。

六、经费的保障与管理。

为老服务经费是专项经费,绝不能挪作它用,必须严格把关。镇财政所每月核查各村上月的经费落实情况后方才下拨当月的经费。各村必须按照服务卡的登记和服务对象的证言确认后方可与聘用人员结算佣金,建立专门台帐并在村级公示栏进行公示。今年我镇已经发放居家养老经费34560元,有效的保障了居家养老工作的持续开展。

七、营造人人参与助老的社会氛围

为进一步加强对老年人的服务,XXX老龄办积极与XXX政府“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安西中学志愿者服务队、安西卫生院志愿者服务队、老年协会志愿者服务队取得了联系;积极开展助老活动,帮扶特困老人解决实际困难。全年共上门服务60余人次。

八、存在的不足之处。

居家养老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和不够完善的地方。

集中体现在:1、组织宣传的力度不够,没有把工作的核心内容详细的宣传到广大群众。

2、调查不彻底,对一些本应该纳入服务对象的家庭没有纳入,例如新漕村1组的陈长明一家三口都是重度残疾,10组的宋正春因脑溢血偏瘫都没有纳入

3、工作人员的责任心还有待加强,做事拖拖拉拉,安排工作千叮咛万嘱咐了也会出现不能及时完成的情况。

4、对聘用人员的监管不够,他们都是农村妇女文化素质较低,工作马虎、草率,有应付的心态,服务态度也不尽人意。

5、被服务的居家老人也没能准确认识这项工作,在他们想来政府给他们派人服务,他们就享受了某种特权,不满足于现状,提出的部分要求超出我们工作的范围。

居家养老是一项贴民心、暖人心的民生工程,是老龄工作的重要内容;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要一如既往地把居家养老工作作为XXX的民生工作来抓,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探索创新居家养老的新模式,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要。

(2)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宝南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自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以创新精神和务实理念为指导,因地制宜、因户制宜,高标准高质量开展,现已初见成效,现将一年多来居家养老工作作一个简要汇报:

一、以人为本,开展居家养老服务

1、深入调查研究,明确服务对象。

为了了解社区养老对象的基本情况,社区开展了老年人状况和需求的摸底调查工作,社区从收入状况、现居住状况、养老意愿、身体状况、养老方式等方面着手展开调查。据统计,社区60周岁以上老人共431人,其中60—69周岁之间的老人共187人,70—79周岁之间的`老人共145人,80周岁以上的老人共99人,享受低保的老人有16人,残疾老人3人,空巢老人及独居老人34人。对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持赞成态度的占老年人总数比例的85%。

2、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服务体系

宝南街社区成立了专门的居家养老服务站,由社区主任吴艳任站长,副主任吕文、副书记解明凤任副站长,王丽慧任专干,下设成员各司其职。在制度层面上,确立了服务站工作流程、服务原则、服务方式、服务公约,明确了服务对象、服务职责和服务内容,建立健全了《孤寡老人救助和监护制度》、《居家养老档案管理制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3、广泛开展服务,充实活动内涵社区先后成立了三支服务队。

(们进行生活料理、精神慰籍、法律咨询、康复理疗等服务。及时掌握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在生活、就医、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娱乐、看书看报等活动场地,并免费开放。社区组建了老年腰鼓队、器乐队、合唱队和健身队,为其提供排练场地和业务指导,让老年人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做到老有所乐。

(健康咨询等免费义诊。

二、加大宣传、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形成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的新局面。

1、老有所学为体现“老有所学”的宗旨,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味,丰富其精神生活,宝南街社区今年始终将老年人教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开展一系列工作:

一是针对老年人空巢现象和孤独心理,先后组织志愿者对社区老年人进行爱心话聊、心理疏导等活动;

二是组织对贴近老年人生活,与老年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知识的培训,进行医疗保健、健身、法制宣传、消防安全等内容的培训。

三是借助社区大学这一平台,与电大顺星桥分校加强联系,组织老年人参加计算机、书法、剪纸、投资理财、烹饪、糕点制作、养花、插花艺术、书法、合唱、绘画各种培训活动。以上活动既保证了师资质量,加之宣传组织得力,老年人参与热情很高,反响很好。

2、老有所乐

为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做到“老有所乐”,提高其生活质量,社区从提高其文化生活入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是成立社区健身队、合唱队、管乐队、舞蹈队,建立健全队伍的章程,培训各队教练和队长,并免费提供训练场地,大力支持社区老年人进行相应文体活动。

二是免费开放图书阅览室、健身活动室、科普活动中心供其使用,并设专人进行管理,对现有日常保健、其它老年人读物300余册供其免费借阅。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如:

1月14日在宝南街71号宿舍放映电影《花木兰》;2月26日在中天广场国际公寓前坪举办“虎年欢乐庆元宵活动”;

4月16日在芙蓉广场举办了以“阳光廉正文化。绿色亚博亚

运”的广场文娱活动;

5月25日在芙蓉广场举办了“牵手邻里,共创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广场月月演活动;

5月30日组织53名老年朋友去贺龙体育馆进行免费体检;7月16日组织老年朋友去农家乐游玩。

每次活动都尽量安排老年人参与或是组织他们观看,最大限度的丰富他们的老年生活。

3、老有所养

(一)政府买单为主

自芙蓉区推出居家养老服务以来,我社区与万众和家政服务公司签订协议,采取以“政府买单,万众和提供服务”的居家养老工作模式。我社区去年有服务质量进行回访,做好服务质量评估、反馈工作及相关工作记录。

(二)建立社区服务网点为扩充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资源,结合社区老人实际需求,积极开辟社区白托服务和便民利民服务,社区与辖区门店签订社区服务网点协议书,就近为社区老人提供免费或优惠的服务,内容涉及家政、法律援助、义诊、就医、送餐、配送日用百货、送水、送气、理发、照相、和洗烫,基本包涵老年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社区救助为补充

社区通过对老年人状况进行模底,了解到三无老人、特困老人、空巢老人、残疾老人的情况后,结合民政工作,帮助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申请低保救助、医疗救助等社区救助,并在节假日对他们进行各种形式的慰问活动,发放救济金和救助物质,帮助他们解决一定的生活困难。

(三)社会参与为点缀

社区通过成立各种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种志愿者活动,不定期地陪护老年人看病、帮他们买菜、打扫卫生、清理家务、做饭、理发、义诊、爱心话聊等公益活动,并充分利用社区社会资源,在辖区单位和楼栋中发动广泛宣传,号召爱心单位和爱心人士对其捐款捐物,从生活上和心理上帮助他们。

今年社区非常重视老年人工作,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宗旨为老年人提供全方面的服务,使原本生活困难、缺乏自理能力、无人照顾的老人享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给他们在垂老之年感觉到如沐春风。社区在居家养老工作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累计了一定的经验,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老年人各种档案的建立、服务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覆盖面还不够,保障和救济的力度尚需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智力、经验等资源还可以进一步开发,发挥他们的余热为社区的发展出力。这将成为今年宝南街社区工作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3)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自居家养老效劳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本着让老人生活安心、舒心,让老人子女放心、省心的效劳思想,认真地对社区老人上门效劳,现就今年的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工作完成情况

本年度完成了调查摸底、建立信息平台、开展慰问活动、启动效劳等工作。我们对嘉陵区206名老人做了初步调查并建立根本信息档案,在效劳对象之中,有瘫痪、失明、失聪的残疾人,也有患慢性病长期服药的,其中大多数老人的子女都不在身边,不能给予他们很好的照顾。我们对这些老人的信息和根本情况一一了解并做好记录,以便更好地为他们效劳。

3月1日启动上门效劳工作以来,我们定期上门为效劳对象测血压、讲解老年人保健知识、与老人谈心,以排解他们的心理孤寂。效劳对象过生日,我们送去生日礼物和祝福;效劳对象住院时,我们送去营养品和问候,使他们感受到了政府无微不至的关心。节日开展的慰问演出活动,那么丰富了老人的文化生活,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慰藉。

二、工作中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1、在调查摸底的工作中,由于高板桥社区距城区较远,交通不便,人员分布较为分散,在走访中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我们不畏困难,尽量选择他们在家的时间上门效劳,没有因此漏掉一家。

2、在工作开展初期,有局部老人不理解我们的工作性质和目的,也有人怕上当受骗,拒绝享受居家养老效劳。我们请社区干部陪同,耐心地给效劳对象讲解,让他们了解政府的这项优惠政策。“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真心付出终于赢得社区群众的充分信任,现在效劳对象见到我们都很亲热。

3、在交流上也存在一些困难。双耳失聪的老人无法交谈;瘫痪在床和失明的老人单独在家时没方法给我们开门,家里人中午送饭时才在家,又没有通讯工具,很多时候都吃闭门羹。对不能说话的老人,我们让他的邻居协助沟通;对不能给我们开门的老人,我们就在特定的时间去走访。从事居家养老效劳工作以来,我们对遇到的困难一个一个克服,让这些独居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充分享受到了政府对他们的关心。实践证明,居家养老效劳工作的推进,让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真切地体会到“爱老、助老、促和谐”的深刻内涵。这对我们未来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让老人安心、舒心;让老人子女放心、省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效劳平台,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继续进行效劳品质的提升,努力为更多的老人创造良好的居家养老环境和提供优质效劳,不断提升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效劳的满意度,使居家养老效劳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4)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诸暨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诸暨康

服务1

限公司 市吉有 诸暨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诸暨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情况汇报

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依托市康吉服务有限公司于4月14日正式挂牌成立,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民政局、老龄办、街道办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关爱老人、服务老人”为宗旨,树立“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群众解难”的理念和“社会效益先于经济效益、福利属性优于市场属性”的价值观、事业观,扎扎实实创新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为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诸暨市康吉服务有限公司始创于2002年,是中国家庭服务业协会副秘书长单位,中国家庭服务业“诚信兴业先进单位”全国100强,是一家集居家养老、家庭服务信息网络、家政钟点、技能培训、月嫂护理、保洁清洗等为一体的专业化、多元化、多功能的服务企业。是我市家政服务行业的佼佼者,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现有员工千余名,其中高级专业技术、管理人才52名,90%以上员工经过培训颁发劳动部门职业资格证书,是唯一通过本市劳动部门认可行业执证上岗达标单位。先后被市委市府授予“诸暨市农民就业创业基地”、“诸暨市妇女就业创业指导中心”、“诸暨市农民素质培训基地”、“三产苗子企业”;先后设立诸暨市康吉家政培训中心、诸暨市家庭服务网络平台、2010年被市政府确定为“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全方位开展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累计总投资近400万元。

二、居家养老工作情况

1、不折不扣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诸政办发[2009]204号文件),全面开展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为迅速、有效启动暨阳街道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中心在市老龄办的具体指导下,依托原公司的软硬件设施,成立了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机构,配好配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人员,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居家养老服务操作项目质量标准,按政府购买服务的内容、时间、对象,全方位、多功能的实施了对32位符合条件的低保、低保边缘老人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到5月底已为上述老人提供了2000多人次有效服务,共计1000多小时。实践了“六个老有”的工作目标,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点,拓展居家养老服务空间

针对我市15个城市社区的分布格局,为使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到全体老人,使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尽可能的满足老人、亲属、子女的意愿,按照就近就便提供服务的原则,我们对社区老年人状况和服务需求进行了调查摸底。在收集多方信息的基础上,投入30万元建立了首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艮塔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服务站面积达380平方米,配备4名专职服务工作人员,具备老年医疗、书画、棋牌、健身、文体、图书阅览、日托、寄养、配餐、午休等功能,全方位满足老人、亲属、子女的服务需求,该服务站的服务将覆盖整个艮塔社区,惠及整个小区居民。

3、取长补短、为我所用,进一步提升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层次 为切实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夯实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基础,提高对居家养老工作的认识,不辜负市政府的期望,我们不惜投入,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中心先后于4月和5月组织居家养老中心工作人员赴成都、南京、宁波等全国居家养老先进单位实地参观、考察、学习交流,并进行认真的消化吸收,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居家养老工作层次,创建具有诸暨特色品牌的居 家养老服务工作做好资源上的积累和认知上的准备。

4、利用自身优势,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力度,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水平

诸暨市家政服务培训中心是浙江省商务厅指定的家政服务定点培训专业机构,也是本公司一个下属机构。我们充分利用公司自有资源,专门设立“居家养老服务培训部”,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配套机构。中心在做好培训部基础建设的同时,举办了一系列的培训班,为了让服务对象能够享受到更加优质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人员进行了系统化培训。内容包括:形象、礼仪、专业知识、老人心理、体能特征、电脑基础知识、家电、维修等十余场次,有的培训项目还出资聘请专家现场讲课指导。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参加结业考试,考试合格发给劳动部门认可的上岗资格证,聘用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至目前已培训40多名居家养老服务人员。通过培训,中心服务人员的素质明显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同时,我们还利用培训部,在纪念日、节假日丰富老人文化生活,针对老年人的特点举办了“老年人舞蹈”、“老年人健康讲座”等活动,引导老年人参与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5、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建立家庭服务信息平台 依托公司专门机构为服务基地,投资100余万元,设立89008800家庭服务信息平台,该平台陆续积累资料,对居家养老服务对象的信息,输入信息平台,居家老人只要按一个“键”,平台就立即显示出该老人的信息,根据其要求可立即提供求救和服务,确保全日制为老人、家庭提供各种优质服务,是居家老人晚年生活的保护伞。

6、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居家养老健康有序开展 中心进行“服务质量跟踪登记”,每月结束,中心都要派员赴服务对象家、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进行服务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还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不定期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老年人对中心服务人员的服务工作是否满意,到目前,各个层次对我们的服务质量满意率达100%。

三、下步打算及工作建议

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是建立我市养老服务体系的最基础环节,也是实现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的必然途径。下一步,中心将以养老服务集团化为目标,以抓居家养老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为中心,以抓软件建设树立品牌为重点,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1、抓扩面、强设施,建好社区服务站。中心在深入搞好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加快步伐,狠抓扩面,扩大居家养老服务覆盖面。

一是艮塔服务站尽快向社会开放。

公司预计在6月中旬正式进行艮塔服务站的开业典礼,全面向城区老龄人开放。尤其是服务站针对老年人日常身体检查,康复护理等需求,开展老年人每日晨检、送医上门等贴心项目作为服务中心的特色,也因此得到广大老年人的大力支持。

建议:作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主要功能之一,尚缺医疗服务功能,请市政府给予协调解决,另外服务站门口道路高低不平,请协调建设部门帮助解决。

二是近期再建一个面积达800—1000平方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公司通过通盘考虑争取与7月底完成第二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选址工作,目前公司已打算在南门老社区建立一个面积达800-1000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根据诸暨城区的实际情况,南门社区老龄人口相对集中,在南门建立服务中心站,既便利于当地社区老龄人同时也是中心开展工作的有利之地。南门服务站以艮塔服务站为样板在功能和设施设备上进一步完善,并增加相应的配套 设施,建立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多功能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开设特殊的功能服务,中心准备30张床位,实行临时性寄托、半自理康复疗养、孤寡老人全托等配套服务。进一步增加中心的功能和服务。

公司力争在年底开设第三家城东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艮塔服务站主要针对城中老年人,南门社区服务站主要针对城南老年人,在城东开设居家养老服务站主要针对城东老年人,该中心建成后可以实现城东、城中、城南等老社区的基本覆盖。为今后的城区全面覆盖打好扎实的基础。

建议:市政府、暨阳街道解决服务站场所。根据南京鼓楼等地的做法,社区养老服务站都由政府提供场地或由政府出资租赁场所解决。结合我市实际,对符合条件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按5—10万元的标准一次性拨给以奖代补建设经费。

三是2012年前,建设一家有规模、上档次、多功能,集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为一体,开展综合性养老服务为基础的养老基地,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

中心在稳步建立覆盖诸暨城区居家养老的同时逐步向乡镇延伸,形成全市居家养老服务的网络化、体系化运作。最后建立成为综合性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预计在2012年之前服务体系覆盖诸暨市区及要乡镇街道,充分构建和谐诸暨。

建议:落实诸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老龄工作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诸政发[2007]73)精神,给予划拨土地用于养老基础建设。

四是扩大政府购买服务的服务对象面,保障必要的日常运作经费。建议:根据《诸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诸暨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诸政办发〔2009〕204号)文件精神,目前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仅为低保和低保边缘老人,总人数仅32人,实际享受 的仅25人,人少面窄,应放宽条件,近期扩大到150人以上。结合我市服务对象实际,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每年平均给予0.5—1万元的标准拨给以奖代补日常运作经费。

五是解决融资问题。

由于目前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属于纯公司的运作模式,缺乏场地、建设用地和建设、运行费用,已经成为我公司发展突出的矛盾,希望通过政府引导和优化政策等多种渠道对我公司给予大力的支持。

中心现已全面开展居家养老、家政保洁、信息平台、人员培训等功能,总投资已近400万元,缺资金已成为制约中心发展的最大瓶颈,请市政府商金融部门,给予协调解决。结合政策优惠扶持,扩大中心融资渠道,有力保障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全面开展。

2、抓规范、创品牌,建立服务质量规范体系。中心将组织班子着手起草《诸暨市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规范》文本,内容涵盖“生活护理质量服务规范、助餐质量服务规范、助浴质量服务规范、助洁服务质量服务规范、洗涤服务质量规范、助行服务质量规范、代办服务质量规范、康复辅助质量服务规范、精神慰籍质量服务规范、助医服务质量服务规范、培训服务质量规范、信息服务质量规范”等,通过聘请专家、资深人士,在现有的基础上建立具备我市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质量规范体系,使今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同时为品牌建设打好基础。目前公司已将十二个服务规范上墙,但还有不少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还需进一步完善,公司今后将着力建设一整套的规范,实现中心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

3、抓载体、树文明,促进居家养老工作整体推进。志愿者是体现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衡量标杆,中心拟建立志愿者、义工服务基地,为志愿者搭建服务平台。一是开设“时间银行”,建立服务保障机制,推进我市敬老助老的良好氛围,促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

建议:市委市府协调市文明办,团市委等制订方案,参与落实

二是以征集“居家养老”主题词为载体,强化居家养老宣传,营造敬老爱老氛围。中心将通过媒体向社会和广大市民征集具有我市特色,反映居家养老内涵的简洁明了的居家养老“主题词”,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工作的影响。

建议:市政府协调媒体参与

三是采取会员制,提供个性化服务,拓宽居家养老服务渠道,满足不同层次服务需求。

公司已与一家专业的广告公司合作策划公司宣传的企业样册,光盘制作工作,全方位的宣传公司现有实力和发展潜力,使我中心全面推向社会。

四是注重档案规范化建设。公司目前已建立专用的档案室,健全服务对象的档案管理,专人负责,使档案工作向规范化迈进。

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尽管刚起步,但已初见成效,我中心有决心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民政局、老龄办、暨阳街道的指导和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几年努力,把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样板工程。

诸暨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二O一O年六月

(5)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明确工作目标,加强工作责任心

20xx年我街道劳动保障工作的主要指标任务是(详细数据等待上级部门下达):

(一)城镇新增就业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人,援助零就业家庭就业动态率x%,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人;

(二)完成下岗职工培训人,创业培训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人;

(三)完成社会养老保险征缴人;

(四)完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征缴人;

(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征缴人;

(六)征缴和发放享受待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

二、突出重点,做实各项工作

(一)认真审核和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证》工作。

(二)扎实开展基础性工作,建立建全各类工作台帐及系统软件资料。认真做好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基础台账,台账数据及时更新,按时上报各类统计报表。

(三)及时办理市、区两级下岗失业人员的社保补贴返还工作。

(四)继续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加大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征缴宣传,做好参保和续保工作;并严格核查掌握享受待遇人员异动情况,及时做好变更。

(五)配合市、区两级做好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工作

(6)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ICS 03.080.99 A12 备案号:

团体标准

T/DSFX 12001—2017

术语

Terminology of service standard for the aged home care

2017XX发布 2018XX实施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服务协会 发布 T/DSFX 12001—2017

目 次

前言...............................................................................I 引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基本要求.............................................................................1 4 有关服务场所的术语...................................................................1 5 有关人员的术语.......................................................................2 6 有关组织管理的术语...................................................................4 7 有关服务提供的术语..................................................................12 参 考 文 献...........................................................................17

T/DSFX 12001—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东城区社区服务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东城区社区服务协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东城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颐都百善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臧美华、尹杰、蔡毅、汪凯、万磊、王桁、邢磊、刘冉、张元书。

I

T/DSFX 12001—2017

引 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发展趋势,老年人生活照料方面的需求已经成为全社会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之一。为了逐步满足专业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规范居家养老服务与管理。本标准依据下列文件:《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关于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的意见》(京老龄委发【2016】8号)、《北京市2014年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建设工作方案》(京老龄委发【2014】3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后期监管和验收工作的通知》(京民计发【2014】496号)、《关于依托养老照料中心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京民老龄发【2015】111号)、《关于在全市统一使用北京养老服务标识的通知》(京民老龄发【2016】241号)、《关于开展2016年社区服务驿站试点建设项目评审工作的通知》(【2016】244号)、《东城区关于加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京东发【2016】9号)等文件精神要求编制。

II

T/DSFX 12001—2017

居家养老服务规范 术语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构建中以及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东城区社区服务协会的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及改进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001.1 标准编写规则 第1 部分:术语 基本要求

3.1 居家养老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应符合GB/T 20001.1的相关要求。

3.2 内部消息沟通用的术语和定义标准,应包括中英文、解释和说明的内容。有关服务场所的术语

4.1 养老机构 pensioners institutions 养老院 home of respect of the aged 敬老院 home of respect of the aged 老年社会福利院 social welfare home of the aged 为老年人提供以日常生活照料为主及多种综合性服务的场所。4.2 老年公寓 apartment for the aged 实行家庭式的生活方式,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的公寓式老年住宅。4.3 护养院 nursing home 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和护理的服务性机构。4.4 无围墙养老院 home of no-wells of respect of the aged 利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综合性服务的机构。4.5 养老服务指导中心 guidance center for the aged services 具有养老统筹、协调、组织、指导作用的运行枢纽和指挥平台。4.6 养老照料中心 care enter of the aged

T/DSFX 12001—2017 以街道为单位,就近为老年人提供以日常生活照料为主及多种综合性服务的场所。4.7 日间照料中心 day-care centers for the aged 托老所 office of the aged 社区养老服务驿站 community stations for the aged 以社区为单位,就近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以日常生活照料为主及多种综合性服务的场所。4.9 农村晚年幸福驿站 rural happiness stations for the aged 以村为单位,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以日常生活照料为主及多种综合性服务的场所。4.10 标识和标志 mark and sign 以视觉图形及文字传达信息的象征符号,籍以为公众提供区别、辨认彼此事物,起到示意、指示、识别、警告,甚至命令的作用。4.11 安全标志 safety sign 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由图形符号、安全色、几何形状(边框)或文字构成。4.12 禁止标志 prohibition sign 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4.13 警示标志 warning sign 提醒人们对周边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4.14 指令标志 direction sign 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4.15 提示标志 information sign 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图形标志。4.16 位置标志 location sign 由图形标志或文字标志形成的用于表示设施、场所、服务等所在位置的公共信息标志。有关人员的术语

5.1 老年人 the aged 60及60岁以上的老人。5.2 生活自理的老年人 independent of activities daily living of the aged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试,独立活动能力良好,无需他人帮助的老年人。5.3 生活半自理的老年人 semi-independent of the aged 2

T/DSFX 12001—2017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试,具有部分独立活动能力,需要部分、具体的帮助或指导的老年人。5.4 生活自理的老年人 full-dependent of the aged 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测试,没有任何独立活动能力,全部日常生活皆需要他人代其操持的老年人。5.5 服务对象 customer in need of the aged service 接受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

注:在标准文件中可与老年人一词互通。

5.6 监护人 guardian

依照法律的直接规定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老年人履行监护职责的人。通常指老年人的子女或亲属、或孤寡老年人所在单位。5.7 普惠保障老年人 universal patronage protection of the aged 具有行政区户籍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5.8 扶助保障老年人 assistance and support security of the aged 具有行政区户籍并居住在行政区的中、重度失能高龄老年人。5.9 托底保障老年人 underpinning security of the aged 具有行政区户籍并居住在行政区的特困人员中的老年人;低保或低收入家庭中的失能老年人;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中失能或7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含其重残的独生子女)。5.10 养老服务人员 attendant of the aged 具有合法、合规从业资质并依法从事养老服务的专职或兼职的人。5.11 养老护理员 cares of the aged 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等级证书,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护理的人员。5.12 职业医师 practicing physician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的专业医务人员。5.12 注册护士 registered nurses 依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并注册的护理专业人员。5.13 营养师 dietitian 取得康复治疗师资格证书,指导人们在饮食、预防疾病、预防亚健康、健康管理等方面,能够设计好方案和跟踪服务的专业人才。5.14 康复治疗师

取得康复治疗师资格证书,从事康复理疗和康复理疗技术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5.15

T/DSFX 12001—2017 社会工作者 social workers 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遵循社会工作价值观念,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人员。5.16 安全负责人 representative of security services 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5.17 安全管理者 manager of security services 组织实施和落实安全工作并对单位安全责任人负责的人员。5.18 安全工作人员 staff of security services 具体实施安全工作的专(兼)职人员。有关组织管理的术语

6.1 有关组织的术语 6.1.1 组织 organization 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6.1.2 组织结构 organization structure 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6.1.3 服务组织 service organization 具有自身职能和管理机构的公司、社团、商所、企业或组合体,或它们的一部分。6.1.4 运营商 operators 具有资源整合能力,掌握各层物理网络并通过该网络为用户提供静态的接入服务的组织。6.1.5 服务提供商 service providers 服务提供的组织。6.1.6 社会组织 social organization 经民政部门登记成立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以及社区组织。6.1.7 志愿者组织 volunteer 各级志愿者联合会及各类专业性志愿者协会等依法成立、专门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6.1.8 社区自治组织 community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4

T/DSFX 12001—2017 由社区组织或个人在社区(镇、街道)范围内单独或联合举办的、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的、满足社区居民不同需求的民间自发组织。6.1.9 基础设施 infrastructure

组织运行所必需的设施、设备和服务的体系。6.1.10 工作环境 work environment 工作时所处的一组条件。6.1.11 顾客 customer 接受服务的组织或个人。6.1.12 供方 supplier 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6.1.13 分供方 sub-contractor 在合同情况下,服务组织的供方。6.1.14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6.1.15 委托方 entrusting party 委托他人或组织为自己办事的一方。

6.2 有关标准化的术语

6.2.1 标准 standard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6.2.2 标准体系 standard system 组织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6.2.3 通用基础标准 service general and basic standard 在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内被普遍使用,且有广泛指导意义的规范性文件。6.2.4 服务管理标准 service management standard 为规范服务组织和人员有效提供服务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T/DSFX 12001—2017 6.2.5 服务提供标准 service provision standard 为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规范供方与服务对象之间直接或间接接触活动过程的规范性文件。6.2.6 服务保障标准 service guarantee standard 为支撑服务有效提供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6.2.7 标准体系表 table of standard system 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

6.3 有关质量管理的术语

6.3.1 服务 service 服务提供组织与服务对象接触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6.3.2 居家养老服务 service for the aged home care 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入户服务和养老机构中提供的短期照顾服务的活动过程。6.3.3 质量 quality 客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6.3.4 服务质量 service quality 服务能够满足规定和潜在需求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6.3.5 功能性 functionality 服务组织提供的服务所具备的作用和效能的特性 6.3.6 经济性 economical efficiency 服务对象为得到一定的服务所需要的费用是否合理。6.3.7 安全性 security 服务组织保证服务过程中服务对象、服务人员的生命不受危害,健康和精神不受到伤害,货物不受到损失。6.3.8 舒适性 amenity 能够满足服务对象对服务环境、服务设施和服务提供过程的期望。6.3.9 时间性 timeliness 服务工作在时间上能否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时间性包含了及时、准时和省时三个方面。6.3.10 6

T/DSFX 12001—2017 文明性 civilization 服务过程中为满足精神需求的质量特性。6.3.11 服务交付 service delivery 提供服务的全过程。6.3.12 服务质量特性 service quality characteristic 与要求有关的,服务客体的固有特性。6.3.13 质量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 制定和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管理职能。6.3.14 质量方针 quality policy 由服务组织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6.3.15 质量目标 quality objective 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标。6.3.16 质量策划 quality planning 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6.3.17 质量体系 quality system 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6.3.18 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活动。6.3.19 质量保证 quality assurance 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6.3.20 质量改进 quality improvement 为向本组织及其服务对象提供更多的收益,在整个组织内所采取的旨在提高活动和过程的效益和效率的各种措施。6.3.21 持续改进 continual improvement 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6.3.22 过程 process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6.3.23 要求 requirement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T/DSFX 12001—2017 6.3.24 顾客满意 customer satisfaction 顾客对其要求已满足程度的感受。6.3.25 能力 competence 经证实的应用知识和技能的本领。6.3.25 合同 contract 两人或几人之间、两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在办理某事时,为了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而订立的各自遵守的条文。6.3.26 程序 procedure 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6.3.27 流程 flow 一个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行动,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促使特定结果的实现。6.3.28 可信性 dependability 用于表述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的集合术语。6.3.29 可追溯性 trace-ability 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能力。6.3.30 合格(符合)conformity 满足要求。6.3.31 不合格(不符合)nonconformity 未满足要求。6.3.32 预防措施 preventive action 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6.3.33 纠正措施 corrective action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6.3.34 预期服务质量 expected service quality 服务对象对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提供服务的预期满意度。6.3.35 感知服务质量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服务对象对服务组织提供的服务实际感知的水平。6.3.36 服务流程 services flow 服务提供过程中的一个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动作。

T/DSFX 12001—2017 6.3.37 流程图 flow chart 以特定的图形符号说明,表示算法的图。

6.4 有关信息和文件的术语

6.4.1 信息 information 有意义的数据。6.4.2 文件 document 信息及其承载媒介。6.4.3 规范 specification 简明要求的文件。6.4.4 质量手册 quality manual 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6.4.5 记录 record 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6.4.6 纸质档案 paper archive 以纸张作为载体的一种记录材料。6.4.7 档案 e-record 利用计算机技术形成,经鉴定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归档电子文件。6.4.8 电子文件 electronic document 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数字形态记录。6.4.9 物理归档 physical filing 经过归档处理的电子文件保存到磁盘或光盘等载体上实行脱机保管的过程。6.4.10 逻辑归档 logical filing

将电子文件的物理地址存放于档案管理部门控制的网络服务器中,使该电子文件能供档案部门有效利用和处理的过程。6.4.11 真实性 authenticity 对老年人纸质档案和电了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进行鉴定后,确认其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6.4.12 完整性 integrity 老年人纸质档案和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背景信息和元数据等无缺损。

T/DSFX 12001—2017 6.4.13 有效性 effectiveness 老年人纸质档案电子文件应具备的可理解性和可被利用性,包括信息的可识别性、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载体的完好性和兼容性等。6.4.14 捕获 capture 对老年人纸质和电子文件进行实时收集和存储的方法与过程。6.4.15 迁移 remove 将源系统中的电子文件向目的系统进行转移存储的方法与过程。6.4.16 基础档案 archives 记录老年人基础信息的文件。6.4.17 健康档案 health record 记录老年人体检、慢性病、日常健康管理的文件。6.4.18 服务档案 service record 记录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状况的文件。

6.5 有关风险和安全的术语

6.5.1 安全 safety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6.5.2 突发健康事件 unexpected serious health events 突然发生的急病(如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等)或慢性病突然加重,对当事人的身体、心理产生伤害,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的事件。6.5.3 突发安全事件 unexpected security incidents 突发的、对生命安全产生威胁的、非疾病原因的伤害事件。6.5.4 特种设备 special equipment 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等。6.5.5 风险 risk 某一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其后果的组合。6.5.6 后果 consequence 某一事件的结果。6.5.7 概率 probability 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程度。

T/DSFX 12001—2017 6.5.8 事件 event 特定情况的发生。6.5.9 风险准则 risk criteria 评价风险严重性的依据。6.5.10 风险管理 risk management 指导和控制某一组织与风险相关问题的协调活动。6.5.11 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包括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在内的全部过程。6.5.12 风险分析 risk analysis 系统地运用相关信息来确认风险的来源,并对风险进行评估。6.5.13 风险识别 source identification 发现、例举和描述风险要素的过程。6.5.14 风险评价 risk evaluation 将评估后的风险与给定的风险准则对比,来决定风险严重性的过程。6.5.15 风险应对 risk treatment 选择及实施风险应对措施的过程。6.5.16 风险控制 risk control 实施风险管理决策的行为。6.5.17 风险降低 risk reduction 减少风险的消极后果,降低其发生概率或二者兼有的行为。6.5.18 风险减缓 mitigation 对某一事件的消极后果进行限制的行为。6.5.19 风险规避 risk avoidance 决定不陷入风险,或者从风险状态中撤离的行为。6.5.20 风险转移 risk transfer 与其他组织共同承担风险损失,共享风险收益的行为。6.5.21 风险承受 risk acceptance 接受某一风险的决定。6.5.22 伤害 harm

T/DSFX 12001—2017 对物质的损伤,或对人体健康、财产或环境的损害。6.5.23 伤害事件 harmful event 危险情况造成了伤害的结果。6.5.24 危险情况 hazardous situation 人员、财产或环境暴露于危险中的情形。6.5.25 应急预案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程度减少事故及其造成损害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有关服务提供的术语

7.1 服务提供 service delivery 提供某项服务所必需的供方活动。7.2 呼叫服务 contact service 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网络、短信、视频等多媒体渠道接收和发送联络信息的过程。7.3平均处理时长 average handle time 客服代表处理一个来电平均花费的时间,包括通话时长(含持线等待)及话后处理时长。7.4平均应答速度 average speed of answer 在来电被客服代表接听前,来电者平均等待时间。7.5 客服代表 customer service representative 接听客户来电的服务人员总称。7.6 首次解决呼叫率 first call resolution 客户的服务需求在一次的呼叫过程中由第一个接听电话的客服代表完全解决。7.7 关键绩效指标 key performance index 衡量呼叫服务的绩效指标。7.8 排班 schedule 按不同时间段安排客服代表资源的管理措施。7.9 通话时长 talk time 客服代表应答用户的呼叫后到用户挂机的时间。7.10 呼叫保持时间 call hold length 12

T/DSFX 12001—2017 呼叫接通后,在呼叫不被释放的前提下临时中断用户的发送媒体的时间。7.11 助浴服务 help bath service 对有上门助浴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助浴、理发、洗头、剪指甲等服务。7.12 扶助服务 support service 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呼叫服务、助餐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6项服务以外所进行的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助行、助购、巡视、陪诊等服务。7.13 助行服务 help line service 为居家老年人出行提供的帮助。7.14 助购服务 purchasing service 为居家老年人代购物品的活动。7.15 巡视服务 patrol service 根据居家老年人之监护人的要求,帮助监护人对监护对象进行巡查的活动。7.16 陪诊服务 accompany service 陪同居家老年人去医疗机构看病的活动。7.17 助餐服务 meal helping service 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在服务半径内向有助餐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就餐、送餐、上门助(做)餐的活动。7.18 助急服务 emergency services 提供的针对突发健康事件和突发安全事件作出的应急处理,宣讲及培训处理应急事件相关知识,配置、安装、使用和保养呼救器材等活动。7.19 呼救 call for help 突发事件出现后,当事人求助于他人的行为,可分为现场呼救(呼唤找人)、电话呼救和使用急救呼叫器呼救。7.20 急救呼叫器 emergency pager 连接居家老年人家庭与呼叫受理者(相关救援机构、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的通讯工具。7.21 自动体外除颤器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自动分析心跳,呼吸骤停的伤病患者的心电图,并在需要除颤(电击)时根据语音等指示实施除颤的医疗仪器。7.22 高危老年 high risk elders 经过医务人员的专业评估,身体状况较差,容易发生各种急症及伤害的老年人。7.23 短期照护服务 care service of for short time

T/DSFX 12001—2017 为居家的老年人在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机构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延续、慢病日常护理、应急急救、辅具康复护理、精神慰籍、安全保护、临终关怀及其他相关活动。7.24 清洁服务 cleaning service 使物体及表面达到清洁卫生的状态的过程。7.25 病媒生物 disease vector 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最常见四大生物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7.26 病媒生物防治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 vector 对病媒生物的预防、控制。7.28 居家养老服务设备 home-based service equipment 养老服务机构内配备的向老年人提供居家服务的器材。7.29 居家适老化改造 home modification for the aged 通过施工改造、设施配备、辅具适配等方式,改善老年人的居家生活环境,对老年人缺失的生活能力进行补偿或代偿,缓解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变化导致的生活不适应。7.30 需求评估 demand assessment 对老年人提出的服务申请,按其健康状况进行专业评价。7.31 助医服务 medical aid service 提供老年人居家及社区养老照护及老年医护辅助服务的行为。7.32 出院延续服务 continuing care service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

对从医疗机构出院回到社区及居家的老年人,依据出院医嘱,进行的生活能力恢复与照护活动。7.33 管路及造口护理服务 line and ostomy service 为居家的携带体内置管或体外造口老年人,提供符合卫生安全规范的维护与观察行为。7.34 长期照护 long term care

为失能老年人提供的生活能力恢复及照护、精神慰藉、社会交往和临终关怀等活动。7.35 中期照护 intermediate care 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的,针对具有功能恢复潜能的因疾病导致生活功能障碍的老年人,进行的以康复为主要治疗手段的急性恢复期的老年医护辅助活动。7.36 老年综合评估 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CGA 采用多学科方法对老年人的躯体情况、功能状态、心理健康和社会环境状况的评估。7.37 14

T/DSFX 12001—2017 健康指导 health guidance management 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应对身体不适的方法、预防及老年人常见疾病以及应急措施等有关健康方面的指导。7.38 辅助器具 aids adaptation 能够有效地防止、弥补、减轻或替代因残障或失能造成身体功能减弱或丧失的产品、器械或技术系统。7.39 康复辅助器具适配 rehabilitation aids service adaptation

根据服务对象的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能力、使用环境等因素,运用辅助技术相关知识和理论,为其配置适宜的康复辅助器具。7.40 康复服务 rehabilitation service 针对老年人的康复需求所提供的,旨在改善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性活动。7.41 精神慰藉服务 spiritual comfort services 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缓解精神压力的活动。7.42 护理分级 nursing classification

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和(或)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而确定的护理级别。7.43 自理能力 ability of self--care 在生活中个体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7.44 日常生活活动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

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具有共性的活动。7.45 集中就餐服务 centralized dining service 在指定就餐场所定时为老年人提供餐食的服务形式。7.46 送餐服务 room service 根据居家养老的老年人的需要,将餐食送到老年人家中的服务活动。以及餐饮企业定时将餐食送到集中就餐场所,由服务组织进行分餐的服务形式。7.47 入户助餐服务 home meal-assistance service 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定时上门,烹制菜肴、加工制作食物、协助老年人进食的活动。7.48 吞咽功能评估 swallowing function evaluation 对老年人的咀嚼和吞咽能力进行的评估。7.49 营养风险筛查 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采用评分的方法对老年人存在的营养缺乏的风险加以量度筛查。7.50

T/DSFX 12001—2017 膳食类型 meal type 食物加工的程度,分为普通饮食、软质饮食、半流质饮食、流质饮食。7.51 基本膳食 basic diet 为无特殊膳食限制的老年人提供的餐食。

7.52 特殊疾病管理膳食 special disease management diet 为有特殊膳食限制的老年人提供的餐食。7.53 营养配餐服务 nutrition catering services 提供适合居家老年人营养需求、搭配合理的套餐服务活动。7.54 压疮(褥疮)pressure sores 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而致组织溃烂坏死。7.55 坠床 fall from the beds 未正确使用床档或未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使老年人从床上坠下。7.56 跌倒 fall 突然或非故意倒于地面或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7.57 走失 lost

因外出迷路不返回而不知下落。7.58 咀嚼障碍 chewing disorder 不能将食物充分嚼碎的一种临床症状。7.59 噎食 choking 食物堵塞咽喉部或卡在食道的第一狭窄处,甚至误入气管,引起呼吸窒息。7.60 呛咳 cough 异物(刺激性气体或水、食物等)进入气管引起咳嗽,突然喷出异物。7.61 安宁服务 peaceful service 以临终老年人和家属为中心,提供包括疼痛及其它症状的缓解,舒适照护,心理、精神和社会支持,人文关怀等的活动过程。7.62 临终关怀服务 hospice care service 运用医学、护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与实践知识为临终者及其家属提供的全面照护,使临终者能够舒适、安详、有尊严、无痛苦地走完人生最后的阶段;同时使其家属身心得到保护和慰籍。7.63 社会支持 community support 为临终者提供法律服务、资金担保、监护和委托代理责任的个人、组织以及支持性团体。

T/DSFX 12001—2017

参 考 文 献

【1】GB/T 19000-2008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2】GB/T 19004.2-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求 第2部分:服务指南 【3】GB/T 20001.1-2001 标准编写规则 第1部分:术语 【4】GB/T 23694-2009 风险管理 术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自xx镇敬老院建立以来,敬老院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老人,强化管理,逐步发展,不断改善院民生活条件,提高五保老人的生活质量,敬老院建设全面发展,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一、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敬老院建设敬老院建立以来,党政班子换一了届又一届,但每届班子都十分重视敬老院建设,把敬老院建设作为党委、政府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敬老院建成后,为了实现了标准化建设、科学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敬老院,

一、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敬老院建设

敬老院建立以来,党政班子换一了届又一届,但每届班子都十分重视敬老院建设,把敬老院建设作为党委、政府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敬老院建成后,为了实现了标准化建设、科学化管理、人性化服务的敬老院,镇上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民政、武装、财政、计生、团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敬老院建设小组,对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进行监督和管理。现以镇长孙全华为组长,李斌为副组长的敬老院建设小组经常到敬老院视察、调研,实时了解敬老院的情况,解决院里的困难问题。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们还经常到敬老院看望老人,嘘寒问暖。夏天看热不热,冬天看冷不冷,棉被厚不厚,帮助敬老院解决建设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在冬天来临的时候,领导们为他们送去煤炭,供他们生火取暖。每每逢年过节,领导们还专程为老人们送去礼品,和他们谈心,让他们感受政府的关怀,感受人间的温暖。

二、倡导人文服务,弘扬敬老风尚

敬老院成立开始,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的思想”,把“百善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把自己当做老人的儿女,象孝敬父母、长辈一样对待院里的老人,细心观察老人的需求,贴心为老人服务。

目前院里的老人都是由政府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户,总共26人(其中肢残3人、1人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其余养员也均是高龄老人。

敬老院工作人员自入院以来,他们放弃了照顾家里老人、孩子的时间,放弃了节假日,全身心的投入到敬老、爱老的事业中。他们坚持以人为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五保老人服务。五保老人的冷暖他们时刻记挂心上,什么时候该添制夏衣冬被,他们提前作好了准备;五保老人有了病痛,请医拿药,忙过不停,对待五保老人胜过自己的亲人20xx年敬老院工作总结20xx年敬老院工作总结。负责特护的服务员,对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每天端水、喂饭、洗衣擦身、端屎端尿,经年累月,不怕脏、不怕累。他们并没有特殊的津贴,仅仅是凭自己的责任心、爱心,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工作。

春节期间,服务员发现几个老人情绪有些低落。通过细心观察得知,原来老人看见别人都有亲属来探望,自己亲人没来,心里有点儿不是滋味。服务员主动与其亲人进行了沟通,在大年初三他们的侄儿突然到来,老人欣喜异常。敬老院不仅在物资上满足老人的需要,也时刻注重老人的精神需求。在每个老人心中营造浓浓的亲情氛围,让每个老人都能找到家的感觉。有几位老人刚入院的时候,因过不惯院里的生活,心里有抵触情绪,火气特别大,并且假装生活不能自理,每天躺在床上让服务员侍候。服务员知道老人的心结,就象对待亲人一样,每天一日三餐喂给他吃,还给他洗脸、洗脚、剪指甲、端屎端尿在服务员坚持不懈的感召下,老人逐渐找到了家的感觉,不但站起来自食其力了,还在院种植地斩草灭虫,呵护蔬菜。敬老院里有个“生日角”,院长把每位老人的生日都记了下来,每当有老人过生日时,院长都准备丰富的饭菜,大家就围坐在一起,为老人燃起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敬老院为了丰富老人的业余文化生活,给老人们买来了电视、二胡以及各种棋牌供老人们娱乐。四、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院务管理院内制定了管理规章制度。成立了院务管理委员会,制定了院长任期责任、工作人员岗位责任、院办经济责任制度,卫生、安全制度,敬老院里有个“生日角”,院长把每位老人的生日都记了下来,每当有老人过生日时,院长都准备丰富的饭菜,大家就围坐在一起,为老人燃起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敬老院为了丰富老人的业余文化生活,给老人们买来了电视、二胡以及各种棋牌供老人们娱乐。

三、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院务管理

院内制定了管理规章制度。成立了院务管理委员会,制定了院长任期责任、工作人员岗位责任、院办经济责任制度,卫生、安全制度,会议学习制度,请销假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实物管理制度和院民守则;建立了院务管理记录簿,会议学习记录簿,院民工作情况记录簿,请销假记录簿,环境卫生评比登记簿,五保老人健康情况记录簿和五保老人花名册。敬老院不但将各种制度装祯后挂在墙上,供大家学习,还经常组织院民交流遵章守纪的经验和体会。在财务上,实时报账,实时监督,实时公开。敬老院的各项建设工程,一律向社会公开承包,接受群众监督。由于实行了规范化管理,敬老院的各项工作和日常生活井井有条,深受社会的好评,他们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已在全市推广。

四、努力改善敬老院环境,不断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为了改善敬老院环境,为老人们提供更安全更舒适的居住,在政府和广大群众的努力之下,新的敬老院即将完工20xx年敬老院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新的敬老院将拥有宽敞明亮的住房,洁净卫生的食堂,配套齐全的娱乐室,满院飘香的花园,方便舒适的浴室等优雅的环境。在新的敬老院完工后,他们将会搬进新居,安享晚年之乐

20xx要各级领导关怀和帮助下,我们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完成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和工作,虚心学习,逐步提高自身素质,现将20xx年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本着中华民族的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精神为中心,我们做的主要工作有:打扫家庭卫生、买菜做饭、精神慰藉、读书看报、量血压、测血糖、陪医送药、购物理发、洗衣服等,接受了领导委托的居家养老服务,我们深感荣幸,同时责任感重大,牵挂更多!在50位服务对象中女性26人,男性24人,最大年龄86岁,最小57岁,其中服务人群里有轻度老年痴呆,半身瘫痪,就这样的一群弱势群体让我们放不下心,牵肠挂肚,尤其是刮起风下雨,有的老人房屋漏水,积水,我们都要及时把老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雨停了后清理房屋里的污水。我们的工作长年的为老人有所为的工作着,发挥了“雪中送炭”的服务精神,一年的服务质量满意度达90%以上,有的老人还把我们当闺女一样看待。

20xx全年中我们总服务时间4546个小时,比计划时间多出82个小时,总次数1932次,在20xx年里我们将一如既往的认真深入的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不断扩大居家养老服务,使我们的服务对象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20xx)续增加并向整个美兰区扩展。

20xx在这一年里我们虽然尝尽了工作上的酸甜苦辣,心中感慨万千,我们尽职尽责,工作上领导给了我们很大支持,使我们在工作岗位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个离不开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20xx年我们将不负大家的重望,加强业务上的知识,不断的提高业务水平,完善自身素质,力争20xx年工作中再上新台阶!

(8)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我们XX区养老机构调查小组由XXX组成。X月X日,我们接到协会“授渔计划”走进敬老院“益行夕阳”活动的安排,在XX市XX集团4S店的大力支持下,集中X月XX日和XX日两天时间,对XX区X个养老机构的经营状况进行了调查,现已全部调查完毕,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区有正式注册的养老机构X个,注册床位数XXX,实际入住XXX人,入住率达XX%,最大入住老人年龄XXX岁,最高收费(单间全护理)XXX元,最低收费XXX元,共有护工XX人,厨师(包括厨房工作人员)XX人。这X所养老机构全部通过该区民政局考核验收合格,卫生条件达标,正式注册,证照齐全。但是,这X家养老机构中,由于居住、设备和环境条件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最大的注册床位达XXX个,最小的才XX个;最高入住率达XX%,最低只有XX%。这些养老机构的负责人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有的曾经是医务人员,自身就有护理保健知识,如温馨家园养老公寓;有的曾经是厨师,具有一定的食品烹调技能,后来转行到养老行业,如安乐居养老院。在这些养老机构中,由于经营规模不同,其经营方式也有较大的差异,有的是公建民营,如龙华老年康复颐养园,由XX市二运公司投资,个人承包经营,规模较大,设备较好,管理规范;有的是家庭作坊式,全家甚至亲戚朋友齐上阵,设备和环境还存在一定差距。

在这X家养老机构中,无论经营方式如何,其负责人都有一颗敬老爱老之心,他们都说:虽然盈利不多,但是敬老养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自己也有老的时候,现在社会正向老龄化发展,国家和社会对养老问题越来越重视,我们更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为入住的老人服好务,减少痛苦,愉快的度过晚年生活。

在这些养老机构中,各种的社会组织都与他们建立起不同程度的帮扶关系,有的学校在这些养老机构设立道德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养老机构帮助打扫卫生、表演小节目等公益活动,如XX市第XX中学在温馨家园养老公寓建立了“践行雷锋精神校外活动基地”;还有些自发的公益团体和个人到这些养老机构中开展各种帮扶活动,如XX社区老年公寓反映,住在“商业大院”的一名退休干部,共产党员,经常到他们那里免费为老人理发,请吃不到,送礼不要,精神可嘉。

二、基本需求

在此次调查过程中,也了解到一些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1.资金短缺,政府补贴至今没有兑现;星光老年之家希望得到投资XX万元,帮助其翻修住房,利益可以分成。

6个台,使得入住老人生活更加单调;

3.燃气公司实行阶梯价格,加重养老机构负担

4.供电线路有待改造。有多家养老机构反映,供电线路经常发生故障,直接影响到正常工作。

5.有些养老机构需要厨师指导,以便提高厨艺。例如,XX老年康复颐养园,提出欢迎面案厨师指导。

剪指甲等。

三、协会介入养老机构服务的设想

根据目前各个养老机构的现状和协会的性质,我们不可能为养老机构提供日常的服务,只能在节假日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公益活动。所以,我们建议:

1.根据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开展“邻里守望”活动的倡议,按照就近的原则与各个养老机构建立联络员制度。首先成立敬老部,建立XX市志愿者协会敬老群,根据养老机构的发布情况,设立片长,一位片长负责几个联络员,联络员必须坚持每个星期至少到所负责的养老机构探望一次,了解情况,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并及时在群里发布情况。需要集中力量的,可以在群里发布,有群管理和片长负责招募更多志愿者,突击为应急需要的养老机构提供应急服务。

2.积极响应XX省民政厅建立的“12349”公益热线,搞好“居家养老”工作,号召协会有能力的会员组建专业服务队,与XX市“12349”热线建立联系,开展保质保量及时的。号召自由职业的会员积极参加职业培训,学会一技之长,投身到养老服务行业中去。

3.与其他公益组织建立广泛的联系,对养老机构存在的实际困难,及时向相应的专业公益团队反映情况,请求支援,帮助解决。

(9)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郑州市金水区社区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甲方”)与服务对象(以下简称“乙方”),在同意共同遵守《金水区社会化居家养老实施方案》的前提下,就有关居家养老服务的事宜达成以下协议。乙方在本协议上签名即视为乙方已知悉并理解本协议条款,并同意受其约束。

第一条乙方符合《金水区社会化居家养老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居家养老服务资格条件且自愿申请并同意甲方安排服务员为其提供居家养老服务。若乙方不符合资格条件,甲方将有权停止或拒绝提供服务。

第二条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为老人,乙方应自觉遵守。在服务过程中,若出现乙方要求或变相要求服务员为乙方以外的其他人员服务时,服务员视情况有权拒绝或停止服务。

第三条服务员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具体工作内容:

(一)帮助老年人打扫卫生、洗衣、做饭、购物等基本生活服务;

(二)协助老年人就医、煎药、康复等基本护理服务;

(三)陪伴老年人聊天、散步、心理疏导等精神慰籍服务。

第四条未经甲方同意,乙方不能擅自增加第三条约定以外及与居家养老服务严重不符的劳务负担,甲方对此保留停止服务的权利。若乙方不满意服务员提供的服务,乙方有权申请调换服务员。

第五条服务安排:

甲方将按照“定服务对象、定服务项目、定服务时间、定服务地点、定服务人员”的“五定”方式,为乙方安排持有《健康证》、《结业证》的居家养老服务员为其提供服务,如甲方本次安排的服务员不适应乙方的生活环境,乙方可向甲方申请调换服务员。

第六条服务费用:

(一)依据乙方填写的《金水区居家养老服务申请登记表》,乙方符合《金水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标准》,属于(a□b□c□)类型,可享受每天(1□2□3□)小时的居家养老服务,所需劳务费由政府每小时补贴3.75元。

(二)乙方有义务在每个自然月的最后一天或服务停止当日正确填写《居家养老服务凭证》,并按照当月实际服务时间,准时向服务员支付3.75元/小时的服务劳务费。如乙方未按时向服务员支付服务劳务费,甲方将停止服务,乙方应向服务员每日偿付当月服务劳务费总额的1%的滞纳金。

第七条服务调整:

(一)乙方和服务员均享有调整服务的权利,若因故需要调整服务,须向甲方提前3日提出申请。

(二)甲方在接到乙方或服务员提出的服务调整申请后,会根据实际情况停止服务,并及时选派新的服务员上门服务,但服务调整期间不保证服务不中断。

(三)服务调整后本协议依然有效。

第八条服务时间:

第九条其他:

(一)服务员上岗后,乙方应尊重服务员,平等对待,不得歧视和虐待,如不满意该服务员,可直接与甲方联系,进行人员调整。

(二)如乙方在服务员规定的服务时间段内发生紧急情况,服务员会及时与乙方相关监护人取得联系,同时与相应的社会应急机构如:110、120、119等取得联系。

(三)乙方在服务员到家后,有义务详细交待应做及应注意的事项,并教会服务员使用家用器具和电器,当面提出合理的工作要求,以便服务员能迅速、稳妥地开展工作。

(四)甲方已明确规定服务员在服务期间不得带亲朋在乙方家中做客。如出现上述情况,乙方可与甲方联系,当即处理(但乙方主动邀请的除外)。(五)甲方已明令禁止服务员不能与乙方发生任何借款、借物和委托办事的情况,若出现以上情况,乙方应明确拒绝,如有纠纷属私人行为,甲方概不负责。

(六)服务员每月请事假不准超过3次,每次不准超过3天,欢迎乙方监督。请假期间乙方不支付劳务费。

(七)法定假日(清明节1天、五一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十一3天、元旦1天、春节3天)服务员正常休息,乙方不需支付劳务费。若乙方需要服务员法定假日服务,且服务员同意,乙方须按照国家规定支付300%的劳务费。

(八)乙方要随时将现金和贵重物品妥善保管好,如乙方因财物找不到而认为被盗,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在任何情况下,乙方都不得对服务员采取搜身、扣押钱财以及殴打、威逼等侵权行为。

(九)服务员在服务过程中,造成本人或他人的意外事故,乙方应立即通知甲方。

(十)甲方有权拒绝乙方将服务员转为第三方服务,如需调整,乙方可向甲方提出申请。

(十一)乙方因心、脑、血管等老年常见急性突发病导致的不良后果,甲方概不负责。

(十二)乙方因病住院或患有传染性疾病期间,应由其子女履行赡养、照料老人的义务,甲方将暂停服务,乙方痊愈后,甲方将继续安排服务。

第十条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双方签订之日起生效,至协议中约定之解除及终止的条件出现时止。

甲方:(盖章)xxxx务中心乙方:(签字)

联系电话:6xxxx222签订日期:年月日

(10)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社区进入老龄化以后,老年人的生活与健康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爱。为此,我们在区和街道老龄办公室的帮助指导下,于20xx年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立了一支由党员、老年协会骨干、社工人员组成的居家养老志愿者队伍,同时,又在今年初成立了居家养老志愿者俱乐部,对80岁以上老人开展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讲求实数,从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方位的服务活动。从而得到了老人们的满意、老人子女的感谢和周围居民的好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成立了由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由35人组成的居家养老志愿者俱乐部,有组织、有分工,服务体系完善。

2、健全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章程、职责、工作人员守则。家政服务员工作职责、服务内容等制度,并上榜公布。

3、组建了一组比较稳定、乐于奉献的居家养老志愿者队伍,并且活动经常。

1、开展以“十个一”为内容的“一帮一”单个结对服务。即对现有34位80岁以上老人(20xx年是18位独居老人)已全部与就近的志愿者结成对子,这样结对,老人看得见、叫得应、服务也不同形式,贴近老人生活所的老人满意、有亲情感。如86岁朱杏梅老人,她是独居高龄老人,子女都在海外,远在海外的子女老是惦记着老人的生活和健康,自从老人与志愿者王亚芬、虞中式结对以来,他俩就成了老人家里的常客。他们不定时地去走访、陪老人聊天、打扫卫生、买菜、陪同看病。为了方便,他们还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写给了老人,24小时开通,随叫随到,解决了老人一系列生活难点,老人与之子女相当感激。去年5月份,朱老人扭伤了腿,去先锋村亲戚家调养的那段时间里,王亚芬、虞中式关心老人,他们特意雇车前去探望,正如王亚芬说:“我们已习惯了,几天没看到她,心里老惦记着,今天来,看到了,也就放心了。”想他们那样“一帮一”的结对帮扶事例在我们社区时常在发生着

2、开展帮扶小组定期进行上门服务。在对34位老人的服务活动中,我们根据老人各方面状况,服务工作也有侧重和不一,如对其中5位子女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他们需要更多的照料。为此,我们分别组成了“敬老关爱家庭”,其家庭成员由社区党员、协会骨干、社工人员和学生57人组成,老人平时受结对志愿者联系帮扶外,我们分别在四个传统节日(立夏、端午、重阳、除夕)进行以“家庭形式”去老人家里,如:打扫卫生、整理衣被、聊天,既帮老人解决一系列因缺乏劳力而带来的困难,也为老人带去了精神慰藉。

3、开展重大节假日期间,社区统一组织集体活动。

①、每年春节期间组织部分骨干对85岁以上及患病老人上门拜岁、慰问。祝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乐,并拍张照片作为留念,老人和子女非常高兴满意,这一活动已连续7年,已成为制度。

②、四月十四日,我们召开了“关爱独居老人传递世博温情”座谈会。把老人请来,与志愿者一道叙叙旧,讲讲家务。街道老龄办马主任也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在汇报介绍社区开展居家养老工作情况后勤恳地征求老人们对我们帮扶活动的意见建议。会议开得和谐成功,反映很好。

③、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敬老人、孝顺老人的节日。为此,我们举行了集体活动,去年端午节我们特有创意,在大千公园举办了一次“端午粽飘香,敬老爱绵长”的敬老活动。用三轮车把老人请来,与志愿者一道围坐在圆桌旁,一边品味粽子,一边聊聊家常,还一边观看文艺骨干的说说唱唱小节目,使老人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温馨祥和,至今老人们仍感念念不忘。今年端午节,我们组织志愿者开展了“端午相约,棕礼相见”的敬老活动,去34位结对老人家里聊聊天,问问好,打扫打扫卫生,拍几张照片,深感亲情和谐,不是一家亲如一家的高田王社区人。

(11)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9月16日,区政协调研组到下壕塘、东郊路、大码头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调研居家养老体系建设情况。

调研组先后来到下壕塘、东郊路、大码头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了解硬件设施建设和服务情况,并与工作人员和老人们进行交流,详细询问机构运营和老人的生活等情况。在随后的座谈会上,调研组听取了区老龄委关于全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情况汇报。参与调研的政协委员们就规范居家养老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纷纷建言献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据悉,目前,我已建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9个,开展运营的有12个,还有7个即将运营。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已初步构建起了“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工作格局。

(12)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甲方:

乙方:

为建立_________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中心(儿童之家)(以下简称: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努力丰富_________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提高_________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将_________社区打造成_________片区智慧养老样板社区,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一、合作内容

在甲方行政管理区域内由乙方投资建设“孝行天下”北斗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系统,依托北斗导航定位老年个人终端,结合“互联网+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中国老龄委社区居家养老项目设定指导标准”为老人提供文体娱乐、健康管理、助餐助行、便利生活、日间照料、心理慰藉、临终关怀、儿童之家等贴心的服务,详见服务项目报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报告附后)。

二、房屋使用情况

乙方无偿使用甲方坐落在______。

三、甲方权利与责任

1、根据项目需求,甲方在其行政管理区域内筛选符合条件的老年活动和养老服务的场地和设施,由乙方根据社区意见、老年活动和养老的需要及中国老龄委项目指导标准投资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其装修打造、设备增设和未来社工服务的费用全部由乙方承担,为了确保_______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连续和深入开展,改造后的服务设施,在相关政策不变的`前提下由乙方根据社区居家养老和活动的要求,要求长期使用。

2、根据项目需求,甲方授权乙方,合理调配筛选社区老年活动和养老场地内的现有基础设施和设备,以便更加完善地为居家老人服务。乙方在使用期间,应当妥善保管房屋,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不得进行违法活动,否则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

3、甲方可指定专人对项目进行监管,并积极协调上级和相关部门协助乙方开展项目,项目开展后,甲方向乙方做好相关设备和管理的移交。

4、甲方协调或组织,提供乙方项目开展中相应的人力资源,并优先提供具备劳动能力的40/50年龄阶段下岗待业人员、扶贫政策帮扶的人员。

5、甲方有义务协助乙方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开展的相关宣传。

6、社区居家养老项目是乙方在国家政策和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指导下推广的民生工程,目的是为社区分担服务义务,甲方作为购买第三方服务的主体单位,应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用水、电、暖、气给予乙方减免(按文件执行,社区配合乙方办理)。

四、乙方权利与责任

1、根据项目建设需求,由乙方投资,资金具体额度根据具体项目实际需求决定,项目的运营由乙方负责,甲方负责监管。

2、乙方有义务在开展的项目中,优先安排项目所在社区内,具备劳动能力的40/50年龄阶段下岗待业人员、扶贫政策帮扶的人员就业。

3、乙方有义务,及时开展项目落实,向社区老人和居民提供服务。

4、乙方必须“以政策开展、以中心服务、以主任管理”,将服务、质量、安全、管理放在首位,不得向老人和居民推送、宣传、售卖国家法律法规禁止的一切违法违禁产品,所有植入服务中心的老人用品、医疗器械等均要有符合国家相关行业标准,且要经甲方安全审查许可。

5、乙方对外必须以社区居家智慧养老项目的名义开展,并接受所属社区和甲方的监管与指导,以确保社区居家智慧养老项目服务的政策和方向。

6、协议约定供乙方使用的房屋由乙方出资装修,出现房屋质量问题,影响乙方正常使用的,乙方应当及时维修。

7、乙方在使用和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纠纷、意外事故,均由乙方负责承担,与甲方无关。

8、协议期限届满,经甲乙双方协商,如甲方上述房屋继续无偿供他人使用,乙方享有优先使用权。

五、违约条款

1、如因当地政策变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因素导致协议无法继续履行,甲乙双方均不承担任何责任。

2、如一方未按合同履行义务,则违约方需承担全部责任。

六、其他

1、现晨光社区第二网格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电力设施安装接入由乙方先垫付资金完成,甲方全力配合,并按三年分期返还乙方垫付资金,返还时间为每年12月30日前。

2、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协商解决,并以书面形式补充。

3、本协议经甲乙双方签字并加盖双方单位公章后生效。

4、本协议正本一式二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月___日________年___月___日

(13)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老龄化加速到来,养老问题日益突出。从听取社区负责人意见,到走进社区看养老问民生,3月31日,区委书记邬凌云深入桂花街道西子社区和金山街道湘华社区,对养老服务工作进行调研,并提出加强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明确要求。

根据全区开展“幸福荷塘”三大行动的实施意见要求,到今年底,荷塘区计划在6个社区建成400平方米左右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场地该如何建设,现在进展怎么样?邬凌云在社区仔细地查看设计方案,询问场地建设前期准备情况。他表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要紧贴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关注老年人的活动需要,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载体,以社会组织和民办非营利单位为支援, 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打造多层次、立体式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让居家养老中心成为老年人幸福驿站。

在湘华社区活动室里,合唱团的老人们正在排练。“老年人一起练歌,这个景象太美了,太好了。”邬凌云高兴地说,随及便与参加合唱的老奶奶聊了起来,细细倾听老人们对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愿景。“群众有需要,我们要再努力。”邬凌云当场对陪同的相关负责人说,要认真做好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让辖区的老年人,尤其是空巢老人、寡居老人告别孤独和寂寞,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美好的祝愿,道出了群众的心声,亮明了努力的方向。

(14)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社区进入老龄化以后,老年人的生活与健康受到了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爱。为此,我们在区和街道老龄办公室的帮助指导下,于20xx年成立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立了一支由党员、老年协会骨干、社工人员组成的居家养老志愿者队伍,同时,又在今年初成立了居家养老志愿者俱乐部,对80岁以上老人开展以人为本,从实际出发,因人制宜,讲求实数,从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等方位的服务活动。从而得到了老人们的满意、老人子女的感谢和周围居民的好评。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组织建设,管理制度已经逐步完善。

1、成立了由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由35人组成的居家养老志愿者俱乐部,有组织、有分工,服务体系完善。

2、健全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章程、职责、工作人员守则。家政服务员工作职责、服务内容等制度,并上榜公布。

3、组建了一组比较稳定、乐于奉献的居家养老志愿者队伍,并且活动经常。

二、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务实、服务形式多样。

1、开展以“十个一”为内容的“一帮一”单个结对服务。即对现有34位80岁以上老人(20xx年是18位独居老人)已全部与就近的志愿者结成对子,这样结对,老人看得见、叫得应、服务也不同形式,贴近老人生活所的老人满意、有亲情感。如86岁朱杏梅老人,她是独居高龄老人,子女都在海外,远在海外的子女老是惦记着老人的生活和健康,自从老人与志愿者王亚芬、虞中式结对以来,他俩就成了老人家里的常客。他们不定时地去走访、陪老人聊天、打扫卫生、买菜、陪同看病。为了方便,他们还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写给了老人,24小时开通,随叫随到,解决了老人一系列生活难点,老人与之子女相当感激。去年5月份,朱老人扭伤了腿,去先锋村亲戚家调养的那段时间里,王亚芬、虞中式关心老人,他们特意雇车前去探望,正如王亚芬说:“我们已习惯了,几天没看到她,心里老惦记着,今天来,看到了,也就放心了。”想他们那样“一帮一”的结对帮扶事例在我们社区时常在发生着

2、开展帮扶小组定期进行上门服务。在对34位老人的服务活动中,我们根据老人各方面状况,服务工作也有侧重和不一,如对其中5位子女不在身边的独居老人,他们需要更多的照料。为此,我们分别组成了“敬老关爱家庭”,其家庭成员由社区党员、协会骨干、社工人员和学生57人组成,老人平时受结对志愿者联系帮扶外,我们分别在四个传统节日(立夏、端午、重阳、除夕)进行以“家庭形式”去老人家里,如:打扫卫生、整理衣被、聊天,既帮老人解决一系列因缺乏劳力而带来的困难,也为老人带去了精神慰藉。

3、开展重大节假日期间,社区统一组织集体活动。

①、每年春节期间组织部分骨干对85岁以上及患病老人上门拜岁、慰问。祝他们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乐,并拍张照片作为留念,老人和子女非常高兴满意,这一活动已连续7年,已成为制度。

②、四月十四日,我们召开了“关爱独居老人传递世博温情”座谈会。把老人请来,与志愿者一道叙叙旧,讲讲家务。街道老龄办马主任也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在汇报介绍社区开展居家养老工作情况后勤恳地征求老人们对我们帮扶活动的意见建议。会议开得和谐成功,反映很好。

③、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敬老人、孝顺老人的节日。为此,我们举行了集体活动,去年端午节我们特有创意,在大千公园举办了一次“端午粽飘香,敬老爱绵长”的敬老活动。用三轮车把老人请来,与志愿者一道围坐在圆桌旁,一边品味粽子,一边聊聊家常,还一边观看文艺骨干的说说唱唱小节目,使老人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温馨祥和,至今老人们仍感念念不忘。今年端午节,我们组织志愿者开展了“端午相约,棕礼相见”的敬老活动,去34位结对老人家里聊聊天,问问好,打扫打扫卫生,拍几张照片,深感亲情和谐,不是一家亲如一家的高田王社区人。

总之,在上级党和政府的重视帮助下,我们高田王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出现了活动形式与内容扩展的越来越多,受到关爱帮扶的老人越来越多,参与服务活动的志愿者也越来越多的好势头。今后我们将在上级老龄办公事的具体指导下,认真总结经验、拓宽服务网点和服务项目,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让社区每一位老年朋友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15)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长春路街道长春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营造邻里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

9月21日,长春路街道长春社区联合欢喜景秀园舞蹈队开展“喜迎二十大·一起向未来”文艺活动。活动中间穿插了廉政文化宣讲内容,社区工作人员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党纪党规、法律法规相关内容。

近日,长春社区联合朝日眼科医院开展“医疗服务进社区”义诊活动,免费为居民进行视力检测,并为居民测量血压、血糖,解答大家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老人们专业建议。

(16)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1. 关心帮助老年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2. 关爱老人,构建和谐。

3. 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4. 巩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成果,推动xx老龄工作再上新台阶

5. 给老年人温暖和亲情

6. 干部要做敬老的表率,党员要当敬老的楷模,青年要当敬老的先锋。

7. 父恩母爱千秋难忘,尊老敬老万代流芳。

8. 发展老龄事业,构建和谐社会

9. 对老人尽孝心,给儿女做榜样。

10. 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

11. 代际和谐,邻里和睦,老少共融。

12.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13. 大力发展老年体育事业,构建幸福和谐家园。

14. 促进老龄事业健康发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15. 传承尊老传统,弘扬中华美德

16. 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是一项重大国策,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7. 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18. 百善孝为先

19. 把老年人的事情办好

(17)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因为天气渐冷,考虑到街道内有很多独居老人,11月22日,莼湖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组织了会缝鞋的阿姨们为独居老人做棉鞋,并将鞋子挨家挨户送上门,为他们送去一份初冬的温暖。

据悉,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自正式运行以来,在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基础养老服务以外,还举办了各种多彩多姿的助老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当天,养老中心还安排了公益理发活动为老年人送去生活的便利,准备了剑舞等文艺演出,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18)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为积极探索符合我市实际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根据省老龄工作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精神及铜仁地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铜地老龄办发(20xx)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安排意见》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积极组织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深受广大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欢迎。现将一年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

为确保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顺利开展,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一是成立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成立了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二是认真研究、积极部署、狠抓落实。在年初全市民政老龄工作会议上,把老龄工作特

别是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并且把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作为今年老龄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三是制定居家养老服务政策,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对90岁以上高龄老人实行高龄补贴的意见》,对全市90岁以上老人按每人每月100元,100岁以上老人按每人每月200元发放高龄补贴,提高了居家老人养老生活质量。四是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确定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点。根据我市城市社区场地有限的实际情况,除原市中办事处南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外,另建设环北办事处两板桥社区,河西办事处广场社区两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按照以三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全市16个社区老年人的要求进行建设,使需要服务的广大老年人都能接受到我们的服务。同时建立了桐木坪乡卜口村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广大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新型服务方式,让老人安度晚年。五是加强了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5万元用于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设施建设,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提供良好的服务场所。

(二)搞好培训学习,提升服务水平

为了使大家了解和掌握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全市民政老龄工作会议上,采取了以会代训的形式对参会人员进行了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业务培训。8月11日13日,市老龄办主任丁培云参加了在遵义召开的全省老龄办工作年中分析会暨居家养老服务推进会,并参观努力学习了遵义市红花岗区万里路办事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汇川区上海路

办事处航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先进经验和作法,10月16日23日,市老龄办又派出副主任李红涛、环北办事处两板社区主任雷翠群参加了铜仁地区老龄办组织的全区居家养老服务业务培训班,同时赴云南省昆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参观考察学习。通过培训和考察学习,提高了对开展居家养老服务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任务,初步掌握了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方法,增强了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为下步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制定实施方案,做到有序进行

根据铜仁地区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铜地老龄办发(20xx)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安排意见》的要求,为使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有序进行,我市对此项工作作了认真准备。一是搞好调查研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老有所养”基本情况调查,进一步摸清了老年人在养老、医疗、生活照料等方面的情况,根据调查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我市在环北办事处两板桥社区、河西办事处广场社区开展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在桐木坪乡卜口村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二是制定实施方案,提出了我市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实施步骤、方式方法及实施时间,明确了服务对象、服务标准及服务范围。结合我市城市社区活动场地有限的实际情况,确定在原南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上,再建两个居家养老服

务中心以达到覆盖全市16个城市社区广大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目的。

(四)积极探索服务模式

根据我市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主要采取“走进去”,即上门服务的模式进行服务,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并且确定是由政府买单的服务对象,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指派专职养老护理人员上门为老年人服务。对社区行动不便和有特殊需求的其他老年人则实行低偿和有偿服务,上门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经常组织青年志愿者上门提供精神慰藉等服务,还对社区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在服务中心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同时还开通了24小时爱心服务热线,让社区老年人随时拨打电话都能享受到全方位的专业服务,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帮扶”的服务格局,满足了老年人的需求和意愿,深受广大老年人的欢迎。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自我市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虽然我市出台了对高龄老人实行高龄补贴,但规定是90岁以上老人才能享受,享受补贴的人数不多。二是投入资金较少,由于财政困难,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及设施的投入甚少,满足不了老年人的服务需求。三是没有固定场所,绝大多数社区的办公场所都比较狭窄,甚至是借用或租用,也就谈不上有固

定的居家养老服务场所,更谈不上服务设施。因此,我市目前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只能为老年人提供一些上门服务,无法开展其他项目,工作起来难度较大。四是居家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发展滞后,无力承接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五是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人员素质不高,待遇较低,工作不安心,不利于专业化发展,导致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难以开展。

(19)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20xx年,县民政局在“双创双服”活动中承担着两项工作任务,分别是:社区和居家养老工程、养老院建设工程。按照县“双创双服”办公室的安排,两项任务的完成情况是:

一、高度重视、立即行动

我局领导对“双创双服”工作完成情况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班子成员会议听取了两个项目的完成情况,研究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要求已完成的项目做到再提高、再深化。正在进行的项目要按照时间节点有序进行,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同时,要求主管副职对两个项目开展“回头看”工作。

二、临西县星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和居家养老工程)完成情况

按照县养老服务中心一期改造为临西星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施计划,临西县星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改造和装修已完成,悬挂了“临西县星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牌匾,老人生活用品和设施已配齐,具备了老年人入住条件。县中心敬老院在全省二级星级养老机构评定中位居全市第一名,正等待省市命名,颁发牌匾。临西县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消防改造已完成。

三、县养老服务中心老官寨养老院工程建设情况

截止20xx年12月底,临西县养老服务中心老官寨养老院,1号楼主体工程已封顶,二次结构砌筑和消防管道铺设基本完成;2号楼主体封顶,二层二次结构砌筑完成,正在进行三层二次机构砌筑,整个工程正在按照时间节点有序进行中。

(20)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总结

为顺应社会老龄化发展趋势需要,更好地为辖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年社区在渭阳西路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整合辖区单位资源,成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各类服务项目。社区自成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至今,我们从调查摸底、健全体系、健全制度、建立台帐、成立队伍、开展活动、特色服务开始,使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现就我社区居家养老服工作开展情况做一总结

一、深入调查研究,明确服务对象

为了了解辖区内养老对象的基本情况,社区开展了老年人状况和需求的摸底调查工作,社区从收入状况、现居住状况、养老意愿、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方面着手展开调查,并收集装订成册。据统计,辖区内的60岁以上老年人为536人,其中60-69周岁的307人,70-79周岁的153人,80-89周岁的50人,90-100岁有8人,100岁以上的有2人。孤寡老人30名,特困老人18名,病残老人5名。现享受低保的老人有23人,空巢老人24人,对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持赞成态度的有750人,占老年人总数比例的71%。

二、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第一,成立领导小组。社区成立了专门的居家养老领导小组,主任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配备专职工作人员2名,兼职工作人员3名,负责调查养老需求、受理申请、签订协议、派工服务、监督工作,充分发挥志愿者作用。社区居家养老工作人员平时通过网络、上培训班,系统学习养老护理员的职业道德、老年心理学、食品营养与健康、常见老年病、老年人护理知识等。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加强了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水平有很大提升。

第二,建立服务网络。为使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化,社区成立了以居委会为中心,四家医疗、卫生服务机构,7家餐饮服务店面、三家超市,两家足疗,四家美发在内的以及娱乐活动中心等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并且与这些服务机构签订协议,采取就近原则,为辖区的老年朋友提供最方便、快捷的生活服务。

第三,建立七大台账。为了对社区居家养老工作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建立七大台帐。一是老年人基本信息台账,对老年人按照年龄、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分类下设三个子信息库。二是志愿者信息台账。包含党员、大学生、医疗、法律、文体五大类志愿者信息库。三是助老机构信息台账。包含助老人员信息,服务单位信息等。四是邻里互助信息台账。包含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两大类。五是爱心银行台账。六是爱心贴台账。七是谈心小组台账。

三、搭建服务平台

为了更好地为辖区的广大居民服务,社区成立了五支服务队。

一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者,牢记党的宗旨,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使社区凝聚力得到显着增强。通过开展“一助一”扶贫帮困活动,缓解困难家庭的后顾之忧,感受党组织的温暖;通过开展定期综合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通过开展文艺活动,满足社区居民精神生活的需要;

二是老年人健身文娱活动服务队。为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社区还专门开设了“心连心艺术团”。艺术团从开始组建的10人左右先发展为30人左右的老年人文艺宣传队,完全由老年人自我组织,自我管理,每天晚上7点30分左右就在“中华广场”排列舞蹈,打腰鼓,锻炼身体,真正实现了老有所乐!

三是建立了医疗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服务队定期为辖区内老年人进行医护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务工作者不定期的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服务;社区还与咸阳市中心医院、咸阳市第二附属医院联合,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并且还经常性地来社区免费为患者赠送药品。

四是建立了法律志愿者服务队。由社区法律顾问和司法所辖区退休工作者组成,志愿者服务队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切实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支持起诉损害赔偿,维护了司法正义,彰显了司法人文关怀。发挥余热,为辖区的老年人排忧解难。

文章来源:https://www.jt56w.com/gongzuojiantaoshu/107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