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1、歌曲:小袋鼠
2、歌表演
3、综合训练:u木鱼
教学目标:
1、学习“u”的正确发声方法。练习用柔和而有弹性的声音准确的演唱《小袋鼠》。
2、学习用身体的动作表现歌曲诙谐的情趣及小袋鼠的'可爱形象。
教学重点:
学唱并表演歌曲
教学手段: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学唱“小袋鼠”
1、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可爱的动物—“小袋鼠”。(教师出示图片,请同学们讲讲小袋鼠有什么特点)[肚子上有个大口袋]
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一只小袋鼠用它的袋子做了什么?
2、听教师范唱。请同学说一说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这首歌
有什么特点?
3、有节奏朗读歌词、教唱法学歌。
注意休止符处唱法,反复练习,直至准确。
4、处理:
1~6小节力度较弱;第7小节“大”字力度较强;
“挺着一个”用渐强的声音演唱。
练唱
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讨论自己认为应怎样演唱。练唱请同学们敲击木鱼为歌曲伴奏。
二、歌表演
1、请同学们自己看书上的动作,分别做一做,并说一说每个动作是什么意思。
2、教师带领学生将动作串联起来练习。
3、听音乐,所有同学演唱。一半同学舞蹈,一半同学用乐器伴奏。
三、小节
请同学们把今天学的回家表演给爸爸妈妈看,看谁表演得好,能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
板书设计:小袋鼠
活泼、可爱、欢快
挺着一个渐强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国旗国旗真美丽》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第一册第四单元的学习内容。它是一首四乐句一段体的儿童歌曲,歌曲的`旋律流畅、亲切,多为一字一音,简单易唱,抒发了孩子们赞美与喜爱国旗的真挚情感。本课通过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等形式,引导学生从歌曲的旋律、节奏以及歌词内容等方面加深对国旗的认识,进一步体会作为一个中国儿童的无比自豪与幸福。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2)培养学生热爱国旗的情感,感受作为一个中国儿童的无比自豪与幸福。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难点:歌曲最后一个乐句中八分音符的掌握。
四:教法、学法:
教法:我采用谜语导入法、听唱法等引导学生学习。学法:采用练习法、实践法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初步掌握歌曲的演唱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排好队听音乐《我爱北京天安门》律动进教室!
(提醒学生课本放在凳子上)
2、师生问好!
(二)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用时大约3分钟)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 “小小红色四方角,小星绕着大星跑,说起意义真不少,象征祖国真正好!”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
教师揭示谜底五星红旗。
师:“五星红旗就是我们的国旗,这节课我们就用歌声来赞美国旗吧!”
教师、板书出示课题《国旗国旗真美丽》。
师:“跟着老师读一读,《国旗国旗真美丽》”。
师带领学生齐读课题。
师:“《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曲是C大调,2/4拍,由王森作词,上海六师学生作曲”。
(三)学唱歌曲,抒发学生真挚情感 (用时大约20分钟)
1、初步聆听,师范唱,让学生说出听完歌曲后的感受。
师:“首先请小朋友听老师把这首歌唱一唱,说说听完歌曲后我们的心情怎样?”
教师弹琴范唱歌曲。
生:“很好听、很高兴、很舒服、很亲切、很温暖、、、、、、”
2、再次聆听,请学生说出歌曲所唱内容。
师:“小朋友们回答的真好!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
师播放flash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生自由回答,“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您”。
师:“说得真好,歌词写得好美,打开课本19页,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出示歌词并带领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齐读歌词。
3、做听音模唱游戏,为学唱歌曲做铺垫。
师:“读得真棒,接下来老师想和小朋友做个听音模唱的游戏,小耳朵听好,老师看看谁的小耳朵最灵?我在琴上弹一乐句,小朋友用la唱出”。
比如:2/4 6 6 3 3 ︱5 5 0‖
la
师先弹后用la唱,学生模唱。
师再次弹琴后用la唱,学生模唱。
师:“唱得真好,哪个小朋友愿意单独起来唱唱?”
学生唱,老师弹琴。
师:“唱的真棒!还有哪位小朋友想来唱唱?”
学生唱,老师弹琴。
师:“唱的多好呀!我们再来一条。”
2/4 6_5 3 6 | 5 - ‖
la
师先弹后用la唱,学生模唱。
师再次弹琴后用la唱,学生模唱。
师:“唱得真好,谁愿意起来唱唱?”
学生唱,老师弹琴。
师:“唱的真不错!还有哪位小朋友想来唱唱?”
学生唱,老师弹琴。
师:“唱得好极了,接下来一条要长一点了,有点难度,看看哪个小朋友记忆力最好?”
2/4 6_5 3 6 | 5 - | 5 2 3 | 1—||
La
师弹琴后用la唱,学生模唱。
(1)唱立刻请一位小朋友起来唱,让他带领全班一起唱,师琴声不断。
(2)没记住,再弹一次。请一位小朋友起来唱,让他带领全班一起唱,师琴声不断。
师:“小朋友的记忆力真强!耳朵真灵!刚才我们唱得就是这个谱子,跟老师来认一认。”
师边说边贴出曲谱:
(板书:2/4 6 6 3 3 ︱5 5 0 ||
2/4 6_5 3 6 | 5 -||
2/4 6_5 3 6 | 5 - | 5 2 3 | 1—||)
La
师手指黑板上歌谱带领学生清唱:“6、5、3、、、、、、,小朋友真聪明,跟老师把这一句歌谱连起来唱一唱”。
师范唱歌谱学生模唱。
4、再次聆听,找出已教乐句。
师:“小朋友唱的可认真了,我们继续听录音,找一找我们刚才所学的那一句在歌谱上的什么位置?看看哪个小朋友眼睛最尖?”
师播放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学生聆听。
生:“最后一句”。
师:“原来我们黑板上练的是最后一句,它的歌词是什么呀?”
师边问边贴出歌词。
(板书:飞上蓝天,亲亲您)
生回答。
师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师在黑板前边手指边唱出,学生跟唱。
唱两遍,学生跟唱。
请两个同学唱唱看,如果唱不准,再多教几遍,直到唱会。
5、再听录音,跟录音轻声哼唱全曲。
师:“下面我们听录音,请小朋友跟着录音轻轻哼唱,并且你认为除了“飞上蓝天,亲亲您”以外,还有哪句比较难唱,把它找出来?”
师播放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学生聆听。
生说出难唱乐句。
出示:2/4 3 .2 ︱1 2 ︱3 5︱6 - ‖
我 愿 变朵 小 红 云
师:“小朋友找的都是难点,有小朋友说“我愿变朵小红云”比较难唱,现在就让老师来教你们,这里要注意小圆点的地方,上节课我们学过的,叫什么音符?”
生:“附点音符”
师:“小朋友真聪明!我们把这一句跟老师来唱一唱”。
师弹琴范唱难唱乐句 “我愿变朵小红云”,学生模唱。
师提醒学生注意附点节奏的地方。
最后把“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您”连起来唱一唱。
师:“接下来我们用lu来唱唱这首歌”。
师先示范一句,学生模唱一句。
师:“很好,我们跟琴来唱”。
师弹琴,学生用lu模唱。
师:“唱得好极了,赶紧跟老师把歌谱唱一唱”。
师弹琴,学生跟老师唱歌谱。
师:“唱得真棒!现在我们填词唱,我唱一句,你们唱一句。”
师开始完整地边弹琴边教唱歌词,边唱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师:“小朋友自己把歌曲连起来唱一遍,老师看看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师弹琴,学生跟唱。
师:“唱的不错!不过在演唱歌曲要注意音量适中,最后两句要唱得更为亲切、自然,尤其是“亲亲您”要唱得轻而有弹性。
教师示范唱“飞上蓝天,亲亲您”,教师示范完立刻让学生模仿。
师:“我们来轻轻唱一遍,音量不要太强”。
师弹琴,学生轻轻唱一遍歌曲。
2、师:“唱的真好!这首歌曲是2/4拍的,那2/4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生:“强、弱”(拍手、拍腿表示)
师:“对,我们在唱歌的时候要把强弱做出来,听,老师示范。”
老师示范强弱,夸张一点。
师:“全体起立,跟着老师的琴声,把强拍唱出来”。
教师弹琴,学生起立模唱。
师:“小朋友唱的可带劲了,坐下!接下来我们边唱边拍,在强拍上拍手,弱拍上拍腿,拍得要自然,拍腿不要用力,瞧!”
师边说边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两句。
6、完整演唱歌曲。
师:“刚开始我们说这首歌听上去很亲切,接下来我们在强拍上拍手、弱拍上拍腿带着这种亲切的情绪完整地跟琴再演唱一遍歌曲,注意我们的表情要微笑”。
师弹琴学生跟唱。
(四)载歌载舞,形成学生情感高潮 (用时大约15分钟)
(1) 师生接唱。
师:“听到小朋友唱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和小朋友一起来唱唱,我们来个师生接唱,那老师唱“国旗国旗”小朋友们接唱“真美丽”,老师唱“金星金星”你们唱“照大地”……我们要带着自豪的情绪唱出国旗的美丽,挺起胸膛,跟老师来配合一下”。
教师弹琴,师生接唱。
师:“我们换一下,你们先唱,老师接唱”。
(2)领唱齐唱。
师:“小朋友和老师配合得真好!接下来请两位小朋友来领唱、其余小朋友
拍手接唱,唱得好的奖励小红旗,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试试?”
学生举手。
师:“真勇敢,你们来,带好书”。
教师弹琴,学生领唱齐唱
师:“唱得真棒!奖励小红旗!”
(3)师:“同学们都可以做小小演唱家了,演唱得非常好也特别认真,老师想问问,我们除了可以用歌声来表达对国旗的热爱,还可以想到其他的方式吗?”
生:“还可以用打击乐器、舞蹈、动作表演、、、、、、”。
师:“那今天我们就为这首歌曲配上好看的动作吧,我自己编了几个简单的动作,你们愿意我学吗?”
生:“愿意”。
师:“跟着老师来做做看,看看哪位小朋友学的最快!做的最好!”
6.教师教学生动作
(1)第一句歌词:双手高举过头顶,双脚开立,身体左右摇晃共四次。
(2)第M句歌词:双脚合拢,双手在两耳旁先握拳再五指张开,做小星星闪烁状,头跟着节奏左右晃动,共四次。双手由体前往外摊开。
(3)双脚开立,两臂错落叠置在胸前,左右晃动身体共四次。
(4)双臂张开,做小鸟飞行状,自绕一圈,双手握拳伸出食指放在嘴角两侧,头随音乐节奏晃动三次。
(5)老师带领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完整表演。
师播放flash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师做动作,学生跟做,边唱边表演。
(4)手拿国旗进行表演。
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热爱国旗的情感。
师:“小朋友的动作真优美!坐下!这首歌曲的名字叫《国旗国旗真美丽》,那老师想问问,你们在哪里看到过国旗?”
生回答:校园、天安门、电视上、、、、、、
师:“说得真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天安门上升国旗的录象,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注意在国歌奏响时,我们要严肃,不能动来动去”。
师播放录象。
师:“当国旗升起的那一刻是多么的神圣与自豪啊!五星红旗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它飘扬在天安门广场、飘扬在奥运会的领讲台上、飘扬在每一个有中国人的地方,它代表着中国。”
师边说边放图片。
师:“今天它伴随着歌声飘扬到了我们海虞中心小学,飘扬在我们的手中”。
师边说边拿出小红旗,师分发红旗,分好红旗后,带着学生按强弱挥动小红旗。
师:“用右手把小红旗高高地举起!跟老师来:左、右”。
师带领学生挥动小红旗。
然后自然加入“国旗国旗真美丽、、、、、、”歌词唱两句。
师:“小朋友做得非常好!我们小朋友要象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爱国旗,现在请有小红旗的小朋友高高地举起小红旗为歌曲伴奏,没有小红旗的小朋友来边表演动作边唱歌,大家在表演的时候要注意我们的歌声动听吗?我们微笑了吗?我们的动作好看吗?就让我们唱起来、动起来吧!”。
师flash播放《国旗国旗真美丽》,师拿碰铃为歌曲伴奏。师生共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再掀情感高潮。
(五)课堂小结与延伸 (用时大约2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师:“演的真好!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歌曲,它的名字叫、、、、、”
教师手指课题学生大声说出《国旗国旗真美丽》。
师:“你们知道国旗是什么颜色的?上面的五角星是什么颜色?有几颗?生回答
师:“刚才老师给你们看的图片里有好多人都带着小红旗去为奥运会加油了,你们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里举行吗?”
生:“中国、北京”。
5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的演唱,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歌曲的`演唱,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各种物品的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入座。
2、发声练习。
3、唱一唱,动一动。
4、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基本部分:
1、聆听《摇篮曲》
表演《小宝宝睡着了》
(1)在完整地聆听感受中熟悉歌曲的音调。
(2)轻声随范唱录音哼唱旋律。
(3)听着录音有感情地读歌词。
(4)分小组编创动作,请小组内一名同学表演,其他同学有感情地唱歌。
2、编创与活动:音的强弱
(1)组合一组汽车、轮船的音响录音或用琴模仿这些音响,让学生听辨、模仿。
(2)让学生按课本插图模仿动物的叫声或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让大家听辨,说出哪个音高?哪个音低?
(3)提示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高低不同的声音,模仿给大家听。
三、结束部分:小结。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篇4
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教学目标:
1.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能创造几种声音。
3.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教学过程:
(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
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谜面:左一片,右一片,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谜底:耳朵)。
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模仿这些声音。
3.教师将学生所倾听到的声音进行简单分类,再分别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乡村的声音,学生分辨、模仿并简单说明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
4.想一想,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
(二)歌曲《大雨和小雨》
1.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下面我们来学唱一首关于雨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
3.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
4.讨论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三)听听我创造的声音
1.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我们能不能创造一些声音呢?按教材提示创造出声音。
2.能不能自己创造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
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一定的内容。
教学评价:
1.能积极参与声音的探索,听辨出两种以上的声音。
2.会唱《大雨和小雨》。
3.能创造两种以上不同的声音。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活动“在音乐厅里”。
2.歌曲《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几种乐器的名称,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2.会唱《布娃娃弹琴》《大鼓和小鼓》。
教学过程:
(一)在音乐厅里
1.教师播放音乐厅里合唱和管弦乐队的录像。提问:除了生活中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呢(唱歌的声音和乐器的声音)?
2.请你在教材图中找一找,你认识哪些乐器呢?学生说出一种乐器,教师就可以出示这种乐器的图片并播放声音,如有学生会演奏,可在课上为同学们演奏,最后教师再介绍其它的乐器。
3.有打击乐器的可让学生敲击一下,感受这些乐器的音色。
4.还知道其他的乐器吗?
(二)学唱《布娃娃弹琴》
1.你们知道木琴是什么形状,它发出的是怎样的声音吗?教师可出示木琴的图片并播放一首木琴曲(如《草原小骑兵》片断)。下面我们来学习一首新歌《布娃娃弹琴》。
2.教师范唱或放录音。
3.跟着老师学唱《布娃娃弹琴》。
4.边唱歌曲边做律动。
(三)学唱《大鼓和小鼓》Jt56w.COm
1.播放少先队鼓号队的录像,提问:队伍中有什么打击乐器呢(大鼓和小鼓等)?
2.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高低、强弱、音色不同等等)?
3.学唱《大鼓和小鼓》。
4.边走步边唱《大鼓和小鼓》并模仿打鼓的姿势。
(以上两首歌曲也可以选择一首学唱)。
教学评价:
1.能认识一种以上的乐器并说出它的名称。
2.会敲击一种打击乐器。
3.会唱《布娃娃弹琴》和《大鼓和小鼓》中的一首。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一)。
教学目标:
了解《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大意,初步找出能表现故事情节的相应的声音。
教学过程:
1.教师先给学生讲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3.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用身边的材料表现雷、闪电、大风以及故事情节中要求表现的声音。
4.安排学生课下寻找能表现制《小白兔盖新房》内容的声音材料。
教学评价:
1.能复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
2.能够创造出表现风、雷、闪电的声音。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用声音编织的故事——小白兔盖新房(二)。
教学目标:
能用声音表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并在表演中担任一个角色。
教学过程:
1.学生复述《小白兔盖新房》的故事。
2.将学生分成2~4组,讨论如何用声音来表现。
3.分组到前面表演。由一位同学讲故事,其他同学用声音来表现。
4.师生共同评价。
5.如有时间还可创编其他内容。
教学评价:
1.能积极地参与创编活动。
2.能与组内同学团结合作。
3.能在表演中创造出一种声音并担任表演。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1.复习《国旗国旗真美丽》;
2.学唱歌曲《我爱家乡,我爱祖国》;
教学目标:
1、在复习《国旗国旗真美丽》的过程中,规范学生的歌唱状态,要求用清脆明亮的声音演
2、有表情的演唱《我爱家乡,我爱祖国》,在一种饱满,深情的状态下进行演唱;
3、初步感受三拍子强弱弱和两拍子强弱歌曲风格的不同。
教学过程:
复习《国旗国旗真美丽》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国旗国旗真美丽》这首歌,我们先复习一下,老师要看看谁的表情,谁的声音最美!”
跟磁带,同学生一起边唱边做律作
师:“能不能笑得更甜,唱的最美呢?我们再来一遍”
学生进行演唱
师:“我们唱的这么好,为自己鼓鼓掌”
学生鼓掌
一、导入
师:“今年是祖国的六十华诞,看阅兵了吗?”
生:“看了”
师:“电视里放着一些歌唱祖国、赞美祖国歌曲,你们都听到了哪些呢?”
如有学生说出来,试着让学生唱两句,唱不出来,老师提示。《歌唱祖国》《爱我中华》《五星红旗》《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红旗飘飘》等(从3~4首歌曲里,进行有选择的演
二、新课教授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首赞美祖国的歌曲,想听吗?”
生:“想”
多媒体播放《我爱家乡,我爱祖国》歌谱和范唱
师:“听了这么美得歌曲,我也想唱啦,给我一次表现饿机会好不好?”
生:“好”
老师范唱
师:“我唱得好听吗?”
生:“好听!”
师:“来点掌声!”
老师道谢
师:“听着这首歌,你想怎样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呢?表达出来!”
学生跟范唱演唱
师:“你们表现的不错,如果面带微笑的去表现,会不会更好?试试!”
学生跟范唱演唱
师:“我想为这首歌做伴奏,如果你想做就跟我一起动起来吧!”
用统一的节奏,为《我爱家乡,我爱祖国》伴奏
师:“我们跟着范唱,用‘lu’来代替歌词,轻声的哼唱”
哼完一遍后,老师提出要求:“轻轻的,美美的哼唱是不是会更好?在来一遍”
学生哼唱
师:“小嘴巴张大一点,我们再用‘la来哼唱’。”
师:“我看大家都想放声歌唱了,我们先跟着合唱团的小朋友一起,轻轻得唱一唱。”
师:“我们有些地方唱的不够好,如果我们的表情再美一点,声音就会跟好听,来。再来一遍。”
学生演唱完后进行评价鼓励
师:“下面我们跟琴唱一唱”
老师弹奏,学生唱
(学生可能会在每一句的末尾处,出现唱不够拍的情况,或是三拍子感觉出不来,老师要给予指出和规范)
唱完一遍后
师:“刚才有一名同学的声音跟大家的不一致,好好想想,应该怎样把声音融到集体里面,好,我们再来试一试”
播放伴奏学生演唱(演唱2~3遍)
师:“你们真棒!下面我们进行分组演唱”
1.按男、女:男1女2(男唱女拍节奏,可交换)
2.按座位:←1→2(1唱2拍节奏,可交换)
3.师生对唱:生1师2(生唱师拍节奏)
4.齐唱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随录音或在老师的伴奏下唱会歌曲。
2、在演唱歌曲时结合律动的方式表现歌曲旋律的美感与歌词中兄弟姐妹之亲情。
3、初步认识旋律线。
4、通过与《小列兵》对比的方法,感知两首歌曲在速度、力度、情绪方面的不同。
5、练习吹牧童笛,巩固“do”音的吹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难点:
通过演唱歌曲,体会歌曲旋律的美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节奏练习。
2、齐唱《小列兵》。
二、谈话引入。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堂来了一些新的朋友,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出示大雁的图片)
2、简介大雁。
3、揭示课题;雁群飞
三、新课教学
(一)听听、想想:
1、听录音播放歌曲,思考:与《小列兵》对比,哪一首歌快,哪一首歌慢,哪一首歌强劲有力,哪一首歌轻柔抒情。
(1)指名学生回答,评议。
2、再听歌曲,学生思考:从歌词中知道了什么?
(二)听听、读读:
学生齐跟教师有节奏地拍手读一遍歌词。
(三)听听、唱唱:
1、齐跟录音轻轻地唱熟。
(四)听听、看看:
1、教师分句范唱,学生观看屏幕,看看图中有什么变化。(多媒体)
(1)指名回答。
(2)简单认识“旋律线”。(根据旋律的高低起伏形成的线,叫旋律线)
(3)找找歌曲有哪两条旋律线是相同的.?为什么?(第一、三条是相同的,因为两句歌曲的旋律一样)
(五)唱唱、玩玩:
1、跟录音再唱歌曲,要求大胆唱准音高。
2、师生共同玩歌词接龙游戏,教师适时点拨。
(1)师生接龙
(2)男女接龙
(3)分组接龙
(六)唱唱、跳跳:
师;同学们,你们学会唱这首歌了,那么你们会跳吗?
1、学生创编大雁飞的动作。
2、跟教师齐跳。
3、(多媒体)观看台上小演员表演;边看边思考:小演员们是怎样把歌曲的美感表现出来的。
4、齐跟屏幕中的小演员边唱边律动,要求把歌曲的美感表现出来。
5、每组选出一名领头雁,带头边唱边律动。
6、齐跟伴奏再唱一遍歌曲。
(七)小结
四、巩固练习吹奏牧童笛。
1、指名说说音怎样按。
2、齐练习吹奏“do”的长气息与短气息。
3、游戏。
五、总结。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背唱歌曲《好朋友》。
2.创编新的歌词演唱。
教学重、难点
1.加入声势演唱歌曲。
2.创编歌词演唱
教材分析
《好朋友》是一首热情真挚的儿童歌曲,由两乐句构成,每个乐句可分为两个分句,在1、2句及结尾处加入了小过门,每个小过门处拍两下手,第11小节处还要热情地喊:“嘿!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唱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表现出朋友间亲密无间的真挚感情,不要喊唱,拍手处和“嘿”处要整齐,不能抢拍。拍手处学生可能习惯拍成“__X”的节奏,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习惯于最后一句唱完边拍手边喊“嘿”,要反复练习。“一起游戏笑哈哈,一起歌唱乐悠悠”这两句歌词可以让学生进行歌词改编演唱,可只改编一个词也可一整句改编。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分别问三名同学你有好朋友吗?你和你的好朋友在一起都干什么?
生:做游戏、学习……
教师:一个人没有朋友行吗?对,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朋友。都需要好朋友。老师现在给大家听一首和好朋友有关的`歌曲,你听听歌里都唱了些什么?
二、《好朋友》学习歌曲
1.声势和动作感受歌曲。
聆听《好朋友》范唱。
提问:歌中都唱了什么?
学生回答:我们都是好朋友等。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是表现好朋友们在一起游戏、歌唱的。
提问:乐曲中除了演唱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
学生回答:拍手的声音。
教师评价并再次提问:对!我们来听听,共有几处拍手声音?
学生听辨拍手次数并回答。
教师总结,提出听赏要求:在歌曲过门处随音乐一起拍手(3处)。
学生边听边随音乐在过门处拍手。
提问:小朋友们在游戏时兴奋地喊叫起来。你听到了吗?出现在歌曲哪里?
学生回答:“嘿嘿”在歌曲最后一句演唱完。
观看《好朋友》动画,按要求在过门处拍手并在最后一句后有节奏地轻声喊出“嘿嘿”。
2.学习歌词
出示《好朋友》歌词谱例,带领学生拍手读歌词。
学生分句跟随教师节奏法读歌词。
教师总结评价,请学生自己完整读。
学生拍手节奏法读歌词。
3.演唱歌曲。
教师播放《好朋友》范唱。
出示《好朋友》歌曲谱例。
学生跟随范唱轻声模唱歌曲。
教师分句教唱,学生分句学唱。
教师总结,要求学生用自然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不能喊唱。
学生集体完整演唱歌曲。
三、表演歌曲
师:在小过门处除了拍手,能不能加其他动作?
生:可以加一些拍肩、拍腿、握手等动作。
教师总结,并请学生分组设计动作进行表演。
学生分组讨论后练习。
教师总结并请学生分组进行表演。
四、创编歌词
师:同学们,我们不仅可以和好朋友在一起游戏、歌唱,还可以一起做什么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演唱创编后的歌曲(将“游戏”、“歌唱”改成“跳舞”、“画画”)。
提问:听听老师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什么呢?
学生听后回答。
出示《好朋友》歌词创编曲谱:
要求学生在红色字的部分进行改编并演唱。
学生创编练习。
教师评价总结。
学生加入声势和动作完整表演创编后的歌曲。
欣赏视频:《好朋友》舞蹈表演。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用歌声表达了自己对好朋友的友好,下课以后请你们还要用行动来表现出对同学和好朋友的友好啊!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能用喜悦的心情演唱广东特色的方言歌曲《行花街》;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主动而自信地参与模拟逛花市的自编自演活动。
2、学会用打击乐器锣、大鼓、钹和小鼓,感受和表现特色的春节气氛;培养自我表演意识,提高分工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1、欣赏管弦乐《春节序曲》片段和《东北秧歌舞曲》;
2、学唱广东方言的歌曲《行花街》,让学生充分体验和表现过春节的愉快心情。
3、培养学生自编自演的活动能力。
第一课时
一、听着《春节序曲》的音乐进入教室。
二、听《春节序曲》的音乐,师生一起贴窗花,把教室布置起来。
三、欣赏广东方言歌曲《行花街》。
1、看“逛花市”的画面,议以同学们所见到的花市是怎样的?
2、用模唱法背唱;
3、边唱边表演行花街逛花市的场景;
4、感受广东行花街的风土人情。
四、比较北方人过春节和广东人过春节有什么区别?
1、欣赏《东北秧歌舞曲》的音乐;
2、用声势和动作随音乐跳秧歌舞。
五、介绍锣、鼓、镲三种民族打击乐器,口练简单的锣鼓经。
六、做游戏:对对联。
七、播放《东北秧歌舞曲》。一部分学生随节奏挥动彩带,另一部分同学用声势和锣鼓敲击“锵锵锵”,为每一句的结尾伴奏。
八、在热闹、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本课。
一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1.歌曲《在动物园里》
2.音乐活动“声音的长短”;听赏乐曲《狮子》
教学目标:
1.在上一课学习的基础上,继续感受声音的长短
2.练习三声部合奏能力,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
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在动物园里》,让学生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2.上节课课后练习汇报: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表演
3.动物大合唱:教师选中一组节奏准确、节拍稳定的同学,加上老师组成一个三个声部的“动物大合唱”
4.学生聆听,感受大合唱中三声部的和谐美。
5.学生练习:将全体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刚才示范的`组当指挥,练习“大合唱”
6.学生自由组合,演奏形式不同的“大合唱”。
7.教师出示各种打击乐器,学生自由选择,讨论
8.汇报练习结果。
9.欣赏乐曲《狮王进行曲》。这首乐曲描述的是动物园中哪一种动物?为什么?
10.你怎么感受到时狮子?体会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11.观看动画片《狮子王》片段
12.教师引导学生从音色入手,理解乐曲音色中的感受,兽中之王是狮子
听乐曲模仿狮子在森林中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