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踩高跷作文(锦集18篇)
发表时间:2017-07-29学踩高跷作文(锦集18篇)。
⬭ 学踩高跷作文
活动目标:
在高跷上进行各种活动,能保持平衡,提高平衡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平衡木、沙包、积木;每人一副高跷
活动过程:
1、放音乐,幼儿自由地听音乐做动作。
2、提供器械,幼儿分散练习平衡动作。
1)教师介绍器械及部分玩法:头顶沙包过平衡木,或空手站在平衡木上做单脚站立、侧走、后退走。
2)幼儿活动,教师照顾并指导个别幼儿。
3、踩高跷。
1)孩子每人取一副高跷,分散站在场地上,自由尝试踩高跷。
2)集体听口令练习踩高跷前走10步,后退10步,侧走10步,转圈10步。幼儿自由分散练习。
4、游戏《做客去》
1)听信号集合站在场地。介绍游戏玩法。每队请一名幼儿示范。
2)全体幼儿游戏。
5、小结游戏情况,听音乐跟老师做放松动作,结束。
⬭ 学踩高跷作文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2、培养幼儿意志。
3、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4、培养幼儿对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
活动重点难点:
幼儿在活动中的平衡能力。
材料与环境创设:
户外草地、高跷
设计思路:
高跷是一项平衡要求很高的运动,幼儿也比较喜欢玩。通过这次活动能够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近期我们的主题是“我是中国人,去旅行”。因此,结合幼儿的兴趣和主题的需要,我开展了这次活动。
活动流程:
做准备活动——自由玩——集体活动——放松
1、做准备活动
幼儿跟老师做热身操
2、幼儿自主玩
让幼儿自主玩,探索高跷的玩法。
3、集体活动,我们去旅行
介绍玩法,规则。幼儿踩着高跷去旅行。
4、放松、休息、擦汗。
活动反思:
一、课前练习不够充分
想要把一个活动完美的呈现出来课前准备非常重要,如果幼儿在活动前没有接触过高跷,没有真正地踩过,那本次教学活动又将如何开展呢?在活动开展前我和幼儿一起踩过高跷,让他们自由地练习过,能力强的幼儿很快接受了,而能力弱的幼儿则需要老师帮忙。教师在课余时间让幼儿自由练习是完全不够的,还可以渗透在晨间活动,或者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踩高跷比赛。因为本次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比赛为主,所以活动前的练习非常重要,也非常地必要。
二、情境贯穿更待深入
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是“利用情境贯穿游戏活动,引领幼儿体验体育游戏之快乐”虽然孩子在游戏中足够体验了一把快乐,而且活动氛围很浓郁,幼儿的积极性也很高。但是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再深刻地思考如何把情境更深入到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去。
三、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
幼儿本身就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在体育游戏的比赛环节中体现地更加明显。教师这时候要利用情境来想办法设计适合所有幼儿的教学环节,就比如可以根据幼儿的能力让他们有自主的选择权,不是所有的幼儿都必需沿着这条跑道踩完全程。能力强的幼儿可以挑战,而能力弱的幼儿可以选择近点的目标。这样一来,在同一层次上的幼儿进行比赛才算得上是公平竞争。
四、要注意活动细节
教学中的活动细节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幼儿,每一个细节。活动中开小火车的环节,高跷是否先拿在手上,绳子事先要卷起来,以免甩到其他幼儿。在自由练习的部分,教师要注意规定幼儿练习的场地,不要让幼儿离开教师的视线范围。在比赛中男、女的人数及混合等都要注意,因为比赛也要显示出公平的原理。
本次教学活动对我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着课题式研究实施课例的原则,也是初次在公开课中体验体育游戏带给我的意义,更为了我在体育游戏的组织中得出更深刻的有效策略,同样希望在下一次的活动中有更多的收获。
衷心地希望:走进我的快乐体育游戏课堂,能让大家欣赏到我与幼儿之间碰撞出快乐的火花;聆听到最真切的悦耳笑声。在没有压力的轻松氛围下真正体验游戏的快乐。在感受快乐的同时也能为幼儿的身心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他们为健康的体魄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百科:高跷也叫“高跷秧歌”,是一种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时多双脚踩踏木跷而得名。
⬭ 学踩高跷作文
上星期五,我们玩了踩高跷。
踩高跷就是人踩在两根木棒的横板上行走。
踩高跷时,老师说我们可以一个人走,一个人扶。可我还是固执地认为自己走比较好,因为两个人很有可能配合不好,反而掌握不好重心;就算配合好了,也学不会一个人自己走。
刚开始,我经常双脚一踩上去,就像一个从酒吧里出来的醉汉一样,不是往前倒就是往后倒。渐渐地,我发现双脚踩上去以后,只要迈出一只脚就可以保持平衡。我按自己总结的经验走了走,发现能走十几步了。我走了一次又一次,最多的一次还走了将近50步呢!
踩高跷真好玩呀!
⬭ 学踩高跷作文
我拿着一双高跷,将它的长杆放到我的手臂后面,死死地夹住它,它却总是乱窜,脚轻轻地踩了上去,失去重心的我一下被高跷扔在了地上,而高跷也像个调皮的孩子不肯乖乖听我的话躺在了地上。
高跷被我扶起,尝试也在继续,我一次次的被它甩下,却尽量让自己保持从容,我不去为它不谅解我而气馁,牢记心中目标——站在白云之上。
我站上高跷,尽力让自己保持平衡,但高跷东倒西歪,像是故意与我作对似的,我不想失败,不断默念着:“加油!加油!”牢牢抓住高跷,它的.倔脾气上来了,我整个人都向前飞去,我虽然很生气,但却依旧从容,失败不算什么,关键是我们有没有从容面对,总结经验。
我又站上了高跷,这次我没有想着要去征服它,而是幻想着,幻想它是身体的一部分,慢慢地脚步跨出了,一步,二步,三步……周围的一切喧哗都好似消失了,我的心静了,静静地踩着高跷,把周边的一切事都自动忽视了,心若从容了,整个人也就从容了。
走着,走着,身体渐渐站直的我,已没有任何的违和感,高跷就是我脚下的白云,带我飞在成功的路上,希望的路上。
成功终于来临的我站上了高跷,站在了白云之上,成功的喜悦并未让我欣喜,从容依旧与我相伴。
面对失败的心态是从容,指引我成功的方向,站上高跷的我是从容,不急不躁,缓缓而来,人生本就是从容的,从容的人才能站在白云之上。
⬭ 学踩高跷作文
今年正月,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高跷班,经过十多天艰苦的训练,终于成为了高跷表演队的一员。由于出色的表演,我们得到了“晋中市民间社火节”表演的邀请。
正月十五这一天,天还没亮我们就起床出发啦!一路上,我们谈笑风声,蓝蓝的天衬托着白白的云,白白的云衬托着我的好心情。
到了榆次,我们穿上表演服,绑好高跷腿,等候着社火节的开始。你看,前面是胡村的荷花舞,小姑娘们精神抖擞地摆动扇子,展示着自己优美的舞姿......
“迎面向我们走来的,是朝阳村的.高跷队,高跷是一种民间特别的舞蹈形式,可以扮演......”随着主持人的介绍,我们很快摆好扇子,排好队形,步入场内。在广场里,我们随着音乐拜年、甩扇子、变队形.每一步都走得很精彩。一些老艺人还表演了搭骆驼,过板凳......观众的掌声一阵接一阵。
这时,两年前的一幕浮现在了我的眼前......
那时,我第一次学习踩高跷,如同练习走路的婴儿,生怕自己跌倒,结果天违人愿,越害怕,腿越软,跌的次数越多,我甚至对自己丧失了信心,觉得自己像一只丑小鸭。可是,当我看着先入门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踩着高跷像在平地行走时,我的信心又变得满满了。培训老师给我作示范,又叫来两个同学扶我。渐渐地,我放开步子,踩着鼓点,一下一下地走了起来。不一会儿,我觉得越来越轻快,再看扶我的两个同学,早溜了,他们站在我身后咯咯地笑呢!
⬭ 学踩高跷作文
这个星期四的最后一节课是钱老师的活动课。当我们来到操场时,钱先生让我们跑两次。我想,再跑,为什么这么无聊!哦,还好不用跑,就离开了队伍,坐在操场旁边的围栏上。姜、林、三个病重,不能奔走。我们几个人,有说有笑,可以开心!过了一会儿,他们跑步回来,钱老师领着他们去了运动器材室。嗯?他们打算怎么办?不一会儿,他们都提着高跷出来了!原来他们要踩高跷了!我很羡慕,也很痒,就叫了另外三个人去器材室找钱,我也想踩高跷。我来到器材室,钱先生说:“生病了要不要去玩?”
我们回答:“我们就是跑不动,普通运动都可以!”说这话的时候我先往前走,摆出踩高跷的样子,以为钱老师会阻止,钱老师没有阻止,而是让我自由选择。我很惊讶,但我还是大胆地拿了一对木高跷。我们不能踩高跷,所以钱老师一步一步教我们。
1、双手向后握,抓紧。
2、先踩右脚,再踩左脚。
3、踩完之后一定要站直,稳住。
老师讲完动作要领后,给我们示范一下,让我们看看。知道方法后,迫不及待的按照老师的`方法踩高跷,但总觉得自己要摔倒了,于是赶紧跳下来,回忆了一下老师说的要点,然后看了看其他同学是怎么做的,然后就上去练习了。我练习,思考,模仿,啊,终于能走几步了!我好开心!只见顾已经很熟练了,嘴里数着“1步2步”,数到78,我羡慕地问:“顾陈超,你能教我吗?”“傻瓜教你的!走开,别妨碍本王!”他傲慢地说。讨厌!我一定要超越你!你以为你是谁?别把尾巴抬那么高,别得意,我过你!下课了!我们不得不忍痛放下高跷!我多么渴望再次踩高跷啊!
⬭ 学踩高跷作文
有一天,中国的大象寄给艾玛一封信。
信上写道:
亲爱的艾玛兄弟
你好!
自从上次你们把猎人打得落花流水以后,有一天我在森林里,听见猎人们的谈话,他们要报复你们,请你们一定要小心,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你的朋友:中国大象
20xx年1月27日
艾玛收到信以后,立刻找到表弟韦伯,他叫韦伯,立刻召集所有的大象,说:“兄弟们,我刚收到一封信,信上告诉我们,猎人要来报复我们了。请大家来想商量一下,怎样对付猎人。”大象们一点也不惊慌。
有的大象说:“我们可以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
有的大象说:“我们得想一个好的方法来对付猎人。”
艾玛说:“我有一个好的方法,我们可以在沼泽地的旁边设计一个陷井,然后,我、表弟、还有JIM穿上怪底靴来对付猎人,JERRY带领其它大象躲到后山上的一个山洞里,你们说怎么样?”
大家都说这个方法很好,韦伯说:“那大家分头行动吧?”
JERRY带领大象们向后山方向出发,艾玛、韦伯和JIM都穿上了怪底靴,手里提着神奇的水桶,水桶里装满了水,鼻子里也吸满了水,准备对付猎人。
猎人来了,有的猎人头戴草帽,身穿毛衣,腰间挂着两把剑,一只手拿着鸟枪,一只手拿着机枪。还有的猎人开着飞机。他们向艾玛们发射子弹,艾玛、韦伯、JIM用鼻子里的水洒向飞机的头,飞机的线头碰到了水,发射时就会产生火花,飞机很快就失控了。猎人用机枪向艾玛他们发射,艾致他们用手里的神奇水桶倒向他们,他们全身湿透了,猎人的枪没用了,剑生锈了。猎人们四处逃窜。
艾玛他们战胜了猎人,艾玛用魔法,把他们的怪底靴变成了高跷,艾玛和大象们一起玩起了踩高跷。他们开心极了!
⬭ 学踩高跷作文
从此,艾玛和大象们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山林里,过着幸福的日子。
春天来啦!春天来了!温暖的阳光照着大地。艾玛和大象在快活地玩耍,在一起聊天,一起做笛子。
夏天,天气很炎热,艾玛和大象一起在树下乘凉,在一起吃冰淇淋,在水池里泼水,洗澡。
秋天,天气有一点冷,但是艾玛和大象们不怕冷,仍然在一起踩高跷,嘻嘻哈哈,都很开心!
冬天,天气寒冷,天上下着白白的雪花,艾玛和大象们穿上冬衣出去玩,打学战,打得艾玛和大象身手的颜色一边白一边另几种颜色。它们还在堆雪人,堆成了许多大象,它们真开心!
一年四季它们都玩得很开心!
⬭ 学踩高跷作文
今天下午,我们从袁家村民俗博物馆出来后,见门外摆放了许多高跷。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它们,心想:这玩意儿我还是在电视里见过,踩上去是什么感觉呢?爸爸估计看出了我的心思,就问我:“想试试吗?”“想!”我连忙回答,他们踩着高跷还可以边走边舞蹈了,估计也不会太难。
于是爸爸跟老板说:“我家大宝想学习一下踩高跷,可以么?””行啊!”然后,爸爸付了钱,老板拿了一副最低级脚位——20厘米的高跷递给我。高跷是红色的,每一根支架的下面都有个踩脚的地方。我拿着高跷和陪练一起来到了绿色的草地上,坐在地上由陪练帮我把高跷下面的绳子系在脚上,上面的绳子系在膝盖上。
高跷系好后,我迫不及待地从草地上站起来,心想:这么简单的东西根本不需要教。我自以为是地开始走起来,可刚走了一步就扑通一声摔在地上,和大地来了个亲密拥抱,磕得我膝盖生疼。爸爸飞快地跑上来扶起我,陪练细心地给我讲解行走的技巧,听完讲解后,我又开始练习,感觉我就像个刚学走路孩子的一般,步履蹒跚,生怕一松手我又摔了。我两手紧紧地抓住系在树上的安全绳子,小心翼翼地迈开腿,走了一圈又一圈。渐渐地,我找到了踩高跷的感觉,慢慢地松开手,又走了几圈,竟然没有摔跤。我就大胆地围着一棵大树走了几圈,周围的人看见我行走自如,都给我竖起了大拇指。
陪练对我说:“你现在这么厉害,要不要增加点儿难度,把脚位30厘米的高跷换上再走走?””我信心满满地回答:“来就来!”我换上了30厘米的高跷,站起来走路还是那么熟练。于是,站在一旁的`爸爸就给我出了道难题,让我试踩一下70厘米的高跷。我心想:就算是70厘米高,也绝对没有问题。当我换上70厘米的高跷,站起来的那一瞬间,我居然比爸爸妈妈还高,平时都是我仰视着爸爸妈妈,现在爸爸妈妈也要仰视我了。嘿嘿,原来个子高的感觉挺不错也,我现在的高度是210厘米。可是,我站着的感觉却没有之前那么稳,摇摇晃晃的,我心里开始忐忑不安了,是放弃挑战还是继续坚持?围观的人们都在一个劲地鼓励我。我决定还是要挑战一下自己。我还是像之前那样双手握着安全绳,慢慢一步一步地自己找感觉。渐渐地,我心里逐渐平静了下来,松开手,慢慢向前移动,可因为实在是太高了,陪练和爸爸还是在一旁做我的“保护伞”。
这次踩高跷既让我获得了快乐,又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要敢于去面对,去尝试,只要坚持不放弃,就一定会成功。
⬭ 学踩高跷作文
踩高跷亦作“ 踩高蹻 ”,一种民间杂技。表演者装扮戏剧或传说中的人物,踩着有踏脚装置的木棍,边走边表演。踩高跷技艺性强,形式活泼多样,深受群众喜爱。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元宵节踩高跷作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元宵节踩高跷作文1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据传说,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两种说法都各有依据,今天已很难判断其是非。不过,唐代时狮舞已成为盛行于宫廷、军旅、民间的一项活动。唐段安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元宵节踩高跷作文2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人们去大街上看踩高跷,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元宵,还有点蜡烛、放烟花、看花灯等等,但我觉得最有趣的是大街上的踩高跷。
上午十点钟左右,我就和姑姑还有弟弟去上海城销售处等着踩高跷的人的到来。等了不一会儿,就听见了敲锣打鼓的声音。一会儿,我们就看见了踩高跷的人,前面是一辆卡车,上面坐满了“猴子”在敲锣打鼓,后面跟着的就是踩高跷的人。他们的脚下踩着高高的木棍,最前面的是两个道士,中间有医生、仙女,还有几位小孩子装扮的小猴子,只是他们踩的高跷短一些。最后一个是弯腰驼背的人,我觉得最后一个人最让人好笑了。他弓着腰、歪着嘴、偏着鼻子,手里还拿着一个酒壶(其实里面装的是水)。边走边说:“喝酒了!”看见谁在他旁边,就往那个人嘴里倒一点点,真是好玩极了!他走路也和别人不一样,走两个小步再走一个大步,像个醉汉一样。
踩高跷的人走了一会儿,开始表演了,有仙女跳舞、小猴抢桃子……,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猴抢桃子。一位道士手里拿着一根树枝,上面有好几个仙桃,在小猴子面前举来举去,小猴子在下面一边跳,一边抢,他们虽然踩着高跷,但动作还是非常滑稽可爱,真像一群可爱的小猴子。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掌声,我也为他们的精彩表演赞叹不已!
这次看踩高跷真有趣!
元宵节踩高跷作文3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我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早在公元前五百多年,高跷就已流行。
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
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北方的高跷秧歌中,扮演的人物有渔翁、媒婆、傻公子、小二哥、道姑、和尚等。
表演者扮相滑稽,能唤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南方的高跷,扮演的多是戏曲中的角色,关公、张飞、吕洞宾、何仙姑、张生、红娘、济公、神仙、小丑皆有。他们边演边唱,生动活泼,逗笑取乐,如履平地。
据说踩高跷这种形式,原来是古代人为了采集树上的野果为食,给自己的腿上绑两根长棍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跷技活动。
元宵节踩高跷作文4
年到了二月初五,我们一家都会回老家鹤溪看踩高跷。
先说说踩高跷的来由吧!传说,春秋战国时期,以滑稽著称的晏婴,一次出使邻国。邻国的大臣都要笑他身材矮小,他就装一双木腿,顿时高大了起来,弄得那国君臣啼笑皆非。他又借题发挥,把邻国君臣挖苦一顿,使得他们很狼狈。据此,踩高跷活动由此流传民间。
高跷有各种形式,我们老家的高跷是一种固定的形式:大约有两层楼高,上面是由小孩打扮的各戏剧人物,中间是铁架,下面是木板车,那些小孩扮的比如有:哪吒、孙悟空等……
一般在二月初五这天来游街,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我们一家也去看了!
我问爸爸:“那些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呢?”爸爸回答到:“他们的身体是固定在铁条上的。”我又问:“那他们是怎样装上去呢?”妈妈也说:“他们是坐在很高的墙壁上,然后放铁架的木板车推过来,再让小孩演员的脚和身体固定就可以了!”
原来,高跷是那么多学问的呀!
元宵节踩高跷作文5
元宵节扭秧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人们去大街上看踩高跷,一家人团团圆圆吃元宵,还有点蜡烛、放烟花、看花灯等等,但我觉得最有趣的是大街上的踩高跷。
上午十点钟左右,我就和姑姑还有弟弟去上海城销售处等着踩高跷的人的到来。等了不一会儿,就听见了敲锣打鼓的声音。一会儿,我们就看见了踩高跷的人,前面是一辆卡车,上面坐满了“猴子”在敲锣打鼓,后面跟着的就是踩高跷的人。他们的脚下踩着高高的木棍,最前面的是两个道士,中间有医生、仙女,还有几位小孩子装扮的小猴子,只是他们踩的高跷短一些。最后一个是弯腰驼背的人,我觉得最后一个人最让人好笑了。他弓着腰、歪着嘴、偏着鼻子,手里还拿着一个酒壶(其实里面装的是水)。边走边说:“喝酒了!”看见谁在他旁边,就往那个人嘴里倒一点点,真是好玩极了!他走路也和别人不一样,走两个小步再走一个大步,像个醉汉一样。
踩高跷的人走了一会儿,开始表演了,有仙女跳舞、小猴抢桃子……,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猴抢桃子。一位道士手里拿着一根树枝,上面有好几个仙桃,在小猴子面前举来举去,小猴子在下面一边跳,一边抢,他们虽然踩着高跷,但动作还是非常滑稽可爱,真像一群可爱的小猴子。人群中爆发出一阵阵掌声,我也为他们的精彩表演赞叹不已!
这次看踩高跷真有趣!